2017-07-10
收藏
一些学生在中考时,对应用题总感到变化莫测,无章可循。其实许多题目,只是在教材中的基本题型上进行适当变化而已。若挖掘出某类题型的主要关系特征,找出变化的实质内容,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应用题也就不必谈虎色变了。
例如:代数第三册(人教版)P46例3
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步行15千米到李庄。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乙早到半个小时。二人每小时各走几千米?
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甲每小时走(x+1)千米,可得方程:
这个题目在中考试卷中可能有三种改动
A、B两地相距15千米,甲、乙均由A前往B,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千米。
(1)若乙出发30分钟后,甲才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B地,求二人的速度。
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甲的速度为(x+1)千米时,可得方程:
(2)若乙出发20分钟后,甲才出发,结果乙比甲晚到10分钟,求二人的速度。
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甲的速度为(x+1)千米时,可得方程:
(3)若乙出发40分钟后,甲才出发,结果乙比甲早到10分钟。求二人的速度。
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甲的速度为(x+1)千米时,可得方程:
以上问题可归纳为四种形式:
1.同时出发,不同时到达。
2.不同时出发,同时到达。
3.早出发晚到(晚出发早到)
4.早出发早到(晚出发晚到)
这几种情况反映出,当路程确定,速度确定时,所得到的行程结果,只是在时间上有所差异。方程的结构可归纳为:。只要根据题意,将时间上的差异t。分析清楚,便可列出方程,使问题得到解决。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2分式的约分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5方差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6比和比例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11.1.1三角形的边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1定义与命题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检测站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检测站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5方差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3众数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6比和比例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1加权平均数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6几何证明举例第5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6几何证明举例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6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1加权平均数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总检测站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11.2.1三角形的内角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6几何证明举例第4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3什么是集合证明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检测站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6几何证明举例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4分式的通分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