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实践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谈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谈数学教育...

谈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实践

2017-07-07 收藏

一、前言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所谓的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非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要求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要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做好非常好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一些可以提高课堂活跃气氛的游戏,和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至于体验式教学,最好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需要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这些手段,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这是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普遍的学习现状

1.学生参与度不够,把自己置身在课堂之外

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育中体现的特别明显,学生在上课期间,大多数都是被应试教育所导致的,都是为了考试而学,而不是自主的学习。所以,会感觉到学习是有很大的压力,会有种被压迫的感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对学习数学没有很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他们不会全身心的投入,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倾向于直接放弃,出现了对数学学习厌倦的情绪在课堂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学习态度,所以,这种学习状态要不断的改变是需要老师和学生配合,不断提高学习的情趣,这是很重要的方式。

2.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数学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它的基础是一个不断地累积的过程。因为数学是一个从一开始学习,它就是个打基础的过程,所以要求你不断的让自己的基础变得扎实。数学需要你在题海中总结解题的思路,把这些解题思路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而数学是一个要求你有很好的逻辑思维的学科,只要你不断的总结和练习,不断地领悟,让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而有一些老师没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老师应该明确的知道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设计不同阶段的题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会轻易放弃学习数学,也会数学提起浓厚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

3.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忽略了数学的形成过程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最基础开始的,从自己的实践操作到总结结论,再从结论到实际的应用。比如,我们在学习某条定理的时候,比较多的时候是老师会画一些线性图,从这些线性图中来总结经验,总结我们要学习的最终知识点。这就是数学的形成过程,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个过程。所以,有些老师会直接忽略掉这个过程,这样就直接忽略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形成过程。所以这样灌输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会很难接受,很难理解它的来源和这个结论的真正的原因。

三、该怎么样实施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1.应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极大程度的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让他们自己来体会这个过程是怎么样来进行的,所以,适当的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加的理解和知道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优势,是不是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会很好的为我们的体验式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也可以让他们的不足适当的得到改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实施。数学的交流实际是几个人的思想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适当的让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社会实践

对于数学而言,在实践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这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能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实践中而感到骄傲,会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学习数学方面以及其他科目的兴趣和激情。在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加强学生在这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堂的知识进行很好的预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和反思,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体验式教学会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

四、结语

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这样,他才会对数学有更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体验式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锻炼,不仅仅是在身体方面,还可以在素质提升方面,这是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成熟,也可以让自己在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方面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在上课时会更加专注的听讲,来验证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想法,如果是对的,他会很高兴,而且会更加有自信心,对于自己今后在数学方面的会更加的有自信。

参考文献:

邱春来。“不经意”的“探索题”,“意外”的收获--“体验式”教学初获[J]. 福建中学数学。 2013(01):40-61.

《江苏教育》2004年A版要目[J]. 江苏教育。 2014(23):5-17.

方晓华。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J]. 中学教研。2014(06):5-18.

连文刚。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学教研。 2014(06):79-10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