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2017-07-03 收藏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47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放入水中,通过计算水上升的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

【学情分析】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一节内容,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之后教学本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展台、石头等。

2.学具准备:水、石块、长方体容器、量杯、塑料盆、作业纸、直尺。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趣的测量。(板书:有趣的测量)

【设计意图:直接揭示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出示两块石头,(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石块的体积?

要想知道它们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意图:呈现一个长方体石块和一个不规则的石块,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二、观察思考,制定方案。

这块石头的体积怎么办?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并制定测量方案,为后面的动手测量做铺垫。】

三动手实践、测量体积。

1、动手实验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石头,通过今天的活动完善自己的石头名片。在活动之前请看活动要求:(工具:水、石头、长方体容器、量杯、直尺、塑料盆)

活动要求:

(1)商定测量方案;

(2)选择测量工具;

(3)完成测量记录单。

学生在活动时,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并寻找不同的方法。

2、展示交流,评价总结。

哪一组先来分享你们的想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

3、回顾我们刚才测量石头的体积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法?

小结:都是将原来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可计算的水的体积。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当我们遇到新问题时,总是可以想办法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感受转化的思想。】

4、请看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6、回顾反思:

回顾我们的学习历程:在测量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时,我们把石头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可计算的水的体积,从而求出石头的体积。

四、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dm、宽1.5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dm,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2、将2个西红柿浸没在盛了250mL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600mL,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从测量土豆的体积到测量两个西红柿的体积,题目的难易程度逐步加深,让学生积极的去思考,去商量,去想办法。培养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要活学活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介绍阿基米德的故事。(机动)

4、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启发,或者有什么问题?(机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布置作业。

动手实践:怎样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机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