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②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56 + 98 = 635 - 574 =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一同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笔算整数导入新课,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为学生感受笔算整数加减法与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联系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2.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问题。
主板书: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多少元?
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
副板书: 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
一本笔记本比一本练习本贵多少元?
……
3.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主板书的两个问题)怎样列式?
4.指名学生列式。
5.你会用哪些方法计算?
6.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再与组内同学交流。
7.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1:
答: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1.4元,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0.2元。
学生2:
答: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1.4元,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0.2元。
8.他们算得对吗?你会验算吗?指名学生板演。
相似形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抽样调查举例
人教版数学七上 1.1《正数和负数》word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2.1.2 等式的性质(1)
杨店中学《7.4课题学习--镶嵌》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上 1.4《有理数的乘除法》word教案
忙农联中《5.1相交线》word学案
八年级下册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上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1 正数和负数1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3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1
新人教版九下 27.2.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案
崇雒中学《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课)word教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2.1整式1
新人教版七上1.3有理数的减法
多姿多彩的图形新人教版
平面图形的密铺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九下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 教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法1
形状相同的图形教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乘法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1
人教版数学七上 1.5《有理数的乘方》word学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1 正数和负数3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2
新人教版九下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 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