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3
收藏
在刘小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中,教学中教师能够创设情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让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分东西情境中,复习本课概念的关键――“平均分”。再由“一半”引出,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学生也很自然的作好了认识分数的准备。接下来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用不同的现象体现分数的本质――“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原来物体的二分之一,最后再由判断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引出几分之一,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的过程中完成了新知识的建构。
在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估一估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也对“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会越来越小”有了初步的感知认识,为后续的学习作了准备。整节课,吴老师用亲切、丰富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融洽的贯穿起来,充分说明吴老师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让学生一直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尊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和不等式组1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1
七年级数学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边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1
七年级数学认识百万分之一2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2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2
七年级数学余角和补角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和不等式组2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
七年级数学镜子改变了什么4
七年级数学镶边与剪纸2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
七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除法1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七年级数学速度的变化1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3
七年级数学代入法解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2
七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1
七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1
七年级数学轴对称现象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