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培训随感 数学狂欢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老师培训随感 ...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小学数学老...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随感 数学狂欢

2017-05-09 收藏

如果说上次的名师论坛培训是陪着语文老师一齐喝彩的话,这次培训,才是属于我们的数学狂欢。

《图形的旋转》同课异构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第一个出场的是来自西峡县五里桥中学的赵红斌老师,使用的是他们县里大力推广的三疑三探教学法。

赵老师:“看到《图形的旋转》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问题?”

生:“①图形旋转的条件。②旋转前后图形的联系。③图形旋转的应用。④旋转的定义。⑤旋转的作用。⑥旋转与平移的区别与联系。(由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逐一解决,这个引入有特点)。

赵红斌老师先通过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感知旋转,再把旋转的物体抽象成数学图形,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得出了旋转的定义。(这种润物无声获得数学知识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张红斌老师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出旋转的性质,最后用几道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在归纳旋转性质的环节,给学生交流的时间有少,交流不够充分)

最后进行本课的总结。(本节有老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个出场的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张文娣,她先通过风车、汽车仪表盘、秋千、钟表的齿轮,让学生来感悟旋转。

师:“你坐在爸爸的车上,表针是如何转的呢?”

生异口同声:“绕中心顺时针转。”

师:“若是加速,则是顺时针转;若是减速,是逆时针转。”(这个坑挖得好,让学生意识到旋转方向的重要性!)

师又问:“看见钟表的齿轮想什么?

生答瑞士。

师:“为什么?”

生:“因为瑞士的表精准”。

师:“多少年后,能不能一提到表,马上想到中国?”

生:“能!”

师:“要造出精准的表,必须学好今天这节课。”(从数学联系到家国情怀,这个引入太精彩了!)

在探究旋转条件环节,张文娣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得出了四个条件,而且不失时机地与郑州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充满无限自豪)

在旋转作图环节讲了三个问题:①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度。(讲了三种方法:借助圆规找点;借助刻度尺找点;借助绳子找点)②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度。③三角形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度。(借助绳子确定一个点的位置,联想到了最原始的圆规,联想到了郑人买履,我真的要拍案叫绝!)

在归纳旋转的性质环节,张文娣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记忆犹新:“有旋转的地方就有线段相等、角相等、全等图形的诞生!”接着给出一个图形,问:“你能找出几对相等的线段?几对相等的角?”(题目与性质的完美结合,我只剩下了钦佩)

知识应用环节,通过游戏在熟识的紫荆花中,在撬动地球的杠杆中,在荡漾的秋千中,知识得到巩固,又用一题多变使知识得以深化,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活无处不数学。

张文娣老师让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上得激情澎湃、豪情万丈,让我瞬间心甘情愿成为她的铁杆粉丝。

我由衷地钦佩张红斌老师,虽然他的课还没有跳出重在传授知识的窠臼,在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上与张文娣老师的课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要知道他布道于穷乡僻壤,比常人要付出更多更多。教育从农村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教育有了真正希望。

感谢两位老师让我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