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收藏
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 P65 认识直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从直观上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
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直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
(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直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直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直角”的样子。)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直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
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引导学生正确指出“直角”,为学生独立画“直角”做好准备。)
(三)画一画:了解“直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四)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直角: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我用三角板比较的。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这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五)找一找: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直角,钝角。和锐角吗? -标-第-一-网
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全班汇报。
生:桌子上有角,这是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习后学生再找“角”,已经能很清晰的找到一个面上的“角”了,更加接近数学中所说的“角”,不再是随意的立面上的“角”。
(六)巩固提高,完成p66页 练一练1~6题
(七)全课小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角”。
生2: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3:我知道怎样比“角”的大小。
教学反思: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