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数学教育改革探索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本科数学教育改革探索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本科数学教育改革探索

本科数学教育改革探索

2017-04-20 收藏

传统数学教育模式越来越凸现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局限性,学生学习缺动力,创新欠活力。组我校数学教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解决了解放数学教育教学算数学的桎梏,同时构建了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并打造了多维度数学教育生态,在学生创新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关键词:

学习动力;创新活力;多维度;数学;教育生态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数学教育模式越来越凸现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局限性,学生学习缺动力,创新欠活力。本文对数学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学生创新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本团队逐步形成了以用数学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打造了驱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多维度数学实践教育生态。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有:1)解放数学教育教学算数学的桎梏2)构建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该课程链由数学基础教育课程群、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群、数学应用实践群三部分构成,3)打造多维度数学教育生。

一、研究方法

项目组立足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以及再研究、再实践,形成了驱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多维度数学实践教育生态,具体方法如下:

1、数学基础教育课程群重用数学的教学理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公共数学课教学中,教师把一些常见的数学建模问题通过分解分析,放到基础课程教学课堂上,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案例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数学和数学建模思想与数学教材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将压力学习转化为动力学习的学习态度。

2、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群重用数学的教学实践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创新实践课程群,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教学实践,学生渴望创新学习并积极参与用数学的实践。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因赛制宜。经过循序渐进的系统化课程群训练和竞赛,逐步建立起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数学应用实践群重驱动学生学习动力与创新活力的教育目标

充满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学生群,与多梯度课程链,形成了积极的数学实践教育生态循环,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保持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组织保障,想学习、要学习的学生是促进数学实践教育生态良性循环的原动力。学校的本科教学奖励办法、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奖励办法、历年获奖学长经验交流、赛题后续项目研究等措施,在驱动学生学习动力与创新活力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主要成果内容

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文化育人,以学为本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构建了多梯度的课程链和多维度的数学教育生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解放数学教育教学思想、构建多梯度课程链、打造多维度数学教育生态系统。

1、解放数学教育教学算数学的桎梏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下,打破以教为主算数学的传统数学教育桎梏,解放思想,逐步树立文化育人基本思想和用数学的教学理念。

2、构建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

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由数学基础教育课程群、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群、数学应用实践群三部分构成。1)数学基础教育课程群,是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的基础,针对不同学情要求,分为文化基础层、专业特色层、自主提高层。2)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群,是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的重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的各科知识被综合调动起来,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每一门课的知识价值,整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已逐步建立起将压力学习转化为动力学习的积极态度。3)数学应用实践群,是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的核心,强调学科竞赛等形式是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数学基础教育课程群、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群的实践区,收获区,是学以致用的试验基地,真正做到用数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打造多维度数学教育生态

具有用数学理念的教学团队,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想学习、要学习的学生群,构成了驱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多维度数学实践教育生态。教师、课程链、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团队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设计的多种教学模式,形成了用数学课程链的多梯度,满足充满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学生群的各种学习要求。在这个教育生态中,想学习、要学习的学生群是多维度数学实践教育生态的动力。在此动力下,学生群与多梯度课程链形成了数学教育生态的正向反馈,使得整个数学教育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了驱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培养目标。

三、总结

对数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三个部分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完整的培训体系,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形成了驱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多维度数学实践教育生态,学生由压力学习变为动力学习,做得相当有水平;构建的多梯度用数学课程链,创新的用数学教育模式,符合国家双创计划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项目编号: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4020013),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152025),重庆交通大学实验室教改项目(syjg201532),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404004)

参考文献

王晓莺,贾念念.工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6(7):86-88.

陶元红,张林,罗来珍.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6(9):89-91.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