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9
收藏
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却往往只有几步,而初中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知识点,欢迎阅读与选择!
【主体知识归纳】
1.方程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实际问题既可以用算术解法来解,也可以列方程来解,但列方程解与算术解法在分析数量关系上是有区别的.列方程解通过设元后,在思维和列式上较算术解法有着更直接、更明了的优点.
2.要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数是方程的解;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数就不是方程的解.
3.让学生编题,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精讲】
1.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调整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2.选择适当的问题自己试一试,并知道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解的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3.(1)等式和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的两个要素是:①必须是一个等式;②必须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中的“解”有不同的含义.“方程的解”中的“解”是一个名词——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解方程”中的“解”是一个动词——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3)方程与问题:方程中的未知数,相当于一个问号“?”,用“?”来代替方程2x+1=5中的“x”,就是“2×?+1=5”,也就是问题“某数的2倍与1的和等于5,求某数”.
反过来,解答问题时,我们常常把问题变换成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问题的解.
(4)列方程就是根据所给的条件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应不断加强这种“互译”能力,为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好准备.
(5)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就是①将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②分别计算出方程左、右两边的值;③依据“能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数是方程的解,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数不是方程的解”来检验.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黑龙江高考数学说明:五大能力 两种意识
2015高考最后7天复习:数学冲刺要“三看”
2013新课标数学解读:重在考查基础知识
2014年高考数学每轮复习要领
2014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
2015年高考数学复习口诀:三角函数
2015年高考数学复习口诀:集合与函数
2013高考数学北京卷解读:整体试题规范、无偏难怪
2014年高考备考:数学复习六大注意事项
2013高考数学江苏卷解读:难度不及模拟考
名师指导:2015高考数学复习四大误区
2013年陕西高考数学试题点评:在脱俗中创新
名师经验:如何让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更有效率
2014高考数学高分捷径:抓住试题的黄金规律
2015年高考数学如何应对课堂难懂试题
2014年高考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大集合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五大技巧
2013北京数学解读:难度有降 对考生利好
2015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应把握两个基本点
2015高考数学冲刺:“四步走”避免“高山反应”
2015年高考数学分科提分技巧:数学高分策略
201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方法 重效率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2015高考数学拿高分秘诀:学会取舍合理分配时间
点评2013北京高考数学:反映改革决心
2014年高考数学备考决胜八妙法
2014年高三数学复习策略 课后一分钟回忆法
2014年高考数学复习中应注重的策略
201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指导:四个看与度
2013高考数学重庆卷解读:理科难度略比去年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