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收藏
《考试说明》由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以及附录等几个部分所组成。其中,考试性质介绍了高考的性质、特点、功能等。 考试要求提出了高考对知识、能力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考试内容解说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必修和选修模块)及应掌握的程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规定了考试形式、所占时间、试卷的结构,以及考试内容、试题题型等项目的分布情况。 题型示例则对各种题型提供若干经典试题及简要说明,以便考生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式和要求。
数学:密切关注身边的数学
点评名师:合肥一中毛巍
通过2014年的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的对比研究,安徽省今年高考文理科数学将延续保持稳定,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着力创新的特点,主要会在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考查。
数学科目题型示例中理科与文科所举例题数量都没有变,选择题举例30道,填空题举例15道,解答题举例18道。附录改为2013年安徽数学理科典型试题分析。文理科的题型示例都更换了部分样题,其中理科有7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文科有12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7道解答题,与2013年题型示例有所不同,有变化的试题主要是来自于2013年部分省市的高考真题,但是所列举题目的知识点的分布基本不变,考试的重难点仍在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中,因而立足基础仍是高考复习主打方向。
另外,在2014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高考试卷需要对考生进行五大能力、两个意识的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可是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之后并不能建立起所学知识思维体系与这五大能力的对应。比如会做立体几何并不代表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会找点线面关系却不会解几何体的体积。高考数学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考查方式上会与具体知识点进行结合,考察时,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在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注意贯彻新课程的重视过程和思想方法的理念,要对身边出现的数学知识有密切的关注,要注意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建议
考生们在复习时不应刻意追求特殊技巧,而要在通性、通法上做文章、注重一题多解,注重多题一解,注重知识网络化,把握各种题型特点,形成解题套路。在专题复习时自觉向其他知识点辐射,培养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高考。
整式的乘法课件4
无理数与实数教案2
认识负数的意义教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6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1
六年级数学下册模拟检测试题9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2
多边形课件1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3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件1
整式的乘法课件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1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2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1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课件20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4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课件2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3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5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2
整式的乘法课件2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1
通分教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7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