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8
收藏
去年十月,我有幸现场参加了“全国第十二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短短数天,所观,所听,所想,令自己也收获满满。
细细品味所听的每一节课,犹如一盘盘珍馐美味,令人回味......
第一节~人教版三上《倍的认识》【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张玉娟】
“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张老师在学生数出白鸭和黄鸭的数量之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两者关系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出办法的,这样就促成了多种表征来诠释概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课中学生独立用学具表示出倍数关系之后,教师让学生四人小组把作品放在一起看有什么新发现,随后在呈现小组作品时,教师很注意顺应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梯度的安排:先是小组中四人作品的倍数关系都是“2倍”,但每人作品中的△和○数量不同;接着小组中四人作品□数量都是6,但△数量分别为1、2、3、6,这样呈现的倍数关系就是6倍、3倍、2倍、1倍。最后,教师让学生说身边的倍数关系时,一名学生说班上两名学生身高之间的倍数关系是2倍,教师让这两名学生现场起立比一比,结果学生说出了“1倍半”,教师就此告诉学生,倍数关系不仅有整数倍,还有不是整数的倍数关系,这就会学生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时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苏教版六上《体积与容积》【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杜海良】
第三节~北师版五下《体积与容积》【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王丽兵】
第二节和第三节课,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材版本。前者杜老师的课很精细,引领着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一开始引导学生感受空间,进而发现空间有大有小后引出概念,接着帮助学生辨析体积非质量,也非表面积。而后者王老师的课很有跨度,在学生自学概念、交流体会之后,老师直接抛出5种物体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体积大小,并按序号将其排列,这样的任务对学生的思维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但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第四节~人教版二上《搭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全福小学邱丽】
邱老师利用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为情境贯串,从门票到区域涂色再到合影站位,一直吸引着学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让学生对比前两个问题时,教师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我个人认为教师这样的一句提问指向性不够强,事实证明学生的确是好久都没人反应过来,最后还是在教师依次给出了两个提示后,才有学生举起小手。这也是对我教学的提醒,教师课堂提问,要反复斟酌。
第五节~北师版一下《分类》【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刘邵楠】
这节课是我们金水团队的课,由于之前听过试讲,所以现场听课时没有那种初次听课的感受。我仅针对一个细节谈谈自己的想法:在第二个大活动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发现扣子不同的特征,期间有一名学生说:扣眼数不同。就在刘老师包括我们都以为这就可以时,学生紧接着又说,我要按扣眼数分。显然学生这句话出现的时间点提前了,因为怎么分是教师安排的下一个问题。我注意到刘老师当时的回应是很意外,然后就“好的”,之后又问学生“可以怎样分类呢?”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有其它的应对呢?我想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这样说:你不仅发现了扣眼数不同,还准备按扣眼数进行分类,不错!等一会儿你就可以动手分了。现在我们大家再来想想,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呢?我个人认为这样评价过渡会更自然一些,不知我想的是否合适。总之刘老师的进步很大,而我也再次感受到:人只有经历了才能成长。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前进的步伐要加快了。
第六节~人教版五上《掷一掷》【新疆兵团石河子第一小学王海霞】
在王老师执教这节课的过程中,由于外出拍照片我的思路断开了,所以对于课的设计我不敢多说。但王老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智慧和功底可见一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课前交流时王老师掷骰子输给学生后愿赌服输现场高歌一曲,另本来状态不佳的学生和观众精神一振。由此我想:自己的歌唱才艺也不能荒废了,说不定哪天我的歌声会吸引我的学生。
第七节~北师版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孙燕鹏】
孙老师的这节课在前期的设计上与我以往所听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差异不大,但教师深厚的教学底蕴仍然在无形中流露出来。另外教师在最后设计的3道计算面积的题目可谓是层层递进,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中规中矩,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画法不常见,第三个平行四边形不仅高的画法不常见,还给出了多余的数据信息。
第八节~人教版三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青海省西宁市关门街小学李鑫】
李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虽然在引导学生猜测验证的环节并不那么精彩,但纵观整节课还是有三点值得我学习。一是教具好,长方形的格子图,一列一列往下撕,一直撕到变成正方形为止,生动地揭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但遗憾的是教师在此刻没有追问学生为什么不再继续撕了,引发学生思考。二是教师注重了渗透了《周髀算经》中的“方出于矩”。三是最后用“长方形的家中有正方形的房间”这样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表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第九节~人教版三下《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商城小学施乐旺】
在施老师这节课结束时,现场响起了发自内心的经久的掌声。这掌声要送给课前那首诗,要送给那张成就了一节好课的A4纸,要送给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送给老师的幽默,要送给生生的互动,更要送给敢于选择练习课的勇气。现将整节课思路梳理如下:教师出示一张A4纸,让学生提问题,学生问周长和面积,教师给出数据,学生口算;教师启发学生由长方形想到正方形,并让学生用长方形折出最大的正方形;教师呈现长方形两种对折方法后发现得到图形的面积相同,设疑“周长是否也相等?”,让学生分组计算,进而发现: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两个图形周长相等,面积关系会怎样?”学生猜测后举例验证;教师现场输入学生给的长宽数据,并出现相应图形; 教师将A4纸剪去一个正方形的角,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剩余部分面积;接着利用多媒体将正方形的位置向左移动,发现面积不变,移动至中间出现“凹”字,进而翻上去出现“凸”字后,凹凸之间拟人的对话争论,激发学生研究其周长和面积;最后让学生用A4纸变出圆柱形等,放飞了思维。
第十节~人教版四下《三角形的特性》【天津市蓟县第六小学孟庆阳】
孟老师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学习立体几何乃至空间解析奠定基础;二是孟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学习不但要低头研究,还要抬头看前人留下了什么”,他这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十一节~人教版二下《认识平移》【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黎燕】
在黎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平移的过程中,很注重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也很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更善于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另外老师带来的动画片视频,激发了我学习制作高水平课件的欲望。
第十二节~人教版五下《图形的运动》【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明麓谷学校王娜】
王娜老师的课像人一样美丽,让我一饱眼福,知道了汉字通过旋转能变成异彩纷呈的窗花,而其中蕴藏的数学教学契机更是恰到好处。最后利用图形的旋转解决数学问题也让人耳目一新,还有最后留给学生的问题更是令课堂结束而思考未止。
第十三节~人教版五上《方程的意义》【重庆市人民小学易玲倩】
易老师的这节课,前面没有太出彩的设计,亮点在后面:在学生判断出一些式子哪些是等式后,老师将这些等式用一个不规则的圈圈了起来,接着学生找出了方程,教师同样圈了起来,这样其实就形成了文氏图,接下来教师将不规则的圈调整为椭圆形,就形成了标准的文氏图。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形式比直接给出两个具有包含关系的空白圆圈,让学生去填“等式”和“方程”要好。
第十四节~人教版三上《集合》【四川省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夏冬梅】
第十五节~人教版三上《集合》【河北省石家庄市华清街小学王翠红】
两节课同课异构,我个人更欣赏夏冬梅老师的课。她的设计环环相扣,顺应学生的思维,而且夏老师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出现的关键词来追问。另外夏老师的语言我也比较喜欢,比如“点赞之后,继续数学思考。”
第十六节~人教版三下《年月日》【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沈俊杰】
沈老师的年月日颠覆了传统,他的课令人叫绝。一绝是延时摄影;二绝是引导学生经历日历的创造过程,使其知其所以然;三绝是教师对相关数学文化的探索,让我感到必须要博览群书;四绝是时间轴动画和年月日的人文情怀,让我感到教师的底蕴。
纵观这十六节课,就是一桌思维的大餐,虽然每一盘菜的原材料、配料、烹饪方法及厨师都不同,但作为一名品尝者,我仍然能从中品出很多营养的味道。比如:教师的底蕴、幽默、驾于课堂的能力、教学机智、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提问的艺术、评价的艺术、过渡的艺术……
好一场思维的盛宴,无愧于大家将其比拟为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奥林匹克”。她带给我的启发、思考和感悟远远不止这几页纸、几千字,我会将自己品悟到的数学教学真谛一点一滴内化于心脑,进而提升自己数学教学的底蕴和灵气。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行走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探索的路上,吾辈仍需更加勤奋努力。
080309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6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19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8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21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07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2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27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25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15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02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3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24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4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26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05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06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401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04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13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27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16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12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29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7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19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28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30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222小升初每天一练
080308小升初每天一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