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收藏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9加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颖。具体地说高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学中高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让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景,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的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新理念。《9加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内让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3.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高老师在课始通过闯关和出示校园运动会激烈比赛的画面,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八年级数学用扇形图描述数据2
八年级数学吸烟的危害2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分式第2课时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复习与交流
八年级数学用直方图描述数据3
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
八年级数学收集数据回顾与思考
八年级数学方差教案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重心教案
八年级数学四边复习与交流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条形图与扇形图教案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乘除法5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1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教案
八年级数学梯形教案2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分解因式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分式复习教案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相似的图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正方形教案3
八年级数学吸烟的危害1
八年级数学极差教案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坐标变化教案
八年级数学分式教案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的证明
八年级数学分式回顾与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