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收藏
第十四课时教学反思
1、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拓展。
比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学生对于已知总数和各部分量之间的比,求部分量的习题掌握较好。但教学中,教师还应补充已知各部分量的比及其中一个部分量,求另一个部分量的习题。如:甲、乙两个数的比是5:6。甲数是10,乙数是多少。
对于教材51页第7题必须特别关注,力争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同时,还可补充相应解决解决问题的练习。如:学生把414棵树苗按各班的人数分给六年级三个班,一班和二班分得树苗棵数比为2:3,二班和三班分得的树苗棵数比为5:7,求每班各分得多少棵树苗?
2、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为什么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及长、宽的比,不能直接按比进行分配呢?我在教学中,采取学生先尝试练习,指名不同解法的学生上台板演,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方法。在讨论时,有的学生运用检验的方式来论证结果的合理性,有的学生根据按比例分配时,必须知道要分的总数来解释“2”的道理,还有的学生通过画图,结合周长来说明。总之,通过多方位的思考论证,学生对此掌握得非常好,而且还能够举一反三,类推到求长方体的长、宽、高。
最新高二数学导数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知识点之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知识点:高二数学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2014数学高二重要知识点导数
数学高二知识点之常用逻辑用语
高二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2014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知识点之不等式证明方法
2014数学高二知识点分层抽样
高二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知识点:高二数学平面向量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基本公式知识点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归纳
高二数学知识点之向量的基本算法
2014高二数学知识点排列组合
高二数学必修算法初步知识点之进位制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知识点
高二数学知识点:向量的基本算法
精选高二数学知识点导数
高二数学知识点:不等式证明方法
最新高二数学不等式证明方法知识点
高二数学知识点之排列组合
新高二数学知识点直线与圆
知识点:高二数学不等式证明方法
知识点:高二数学向量的基本算法
高二数学知识点之直线与圆
最新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高二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高二数学知识点之三角函数基本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向量的基本算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