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收藏
21:23:47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教材借助图形,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交流共享的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1.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学生往往会因为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本节课在教学计算方法的环节安排了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结合图形反观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课件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算理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一门课程当中,学生说的过程是对新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个让学生说算理的环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块,吃了这个西瓜的。
(1)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说一说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用加法计算,求一共吃了几块,就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及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利用第2小题,为学生学习分数加法搭建一个过渡的台阶,也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3)展示计算结果,交流算法。
算法一 +=
算法二 +=
(4)小组讨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并说一说为什么。
(算法二是正确的,因为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3块,用分数表示是)
(5)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想一想并填空:表示1个(),表示2个(),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个(),即()。
(6)结合上面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7)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并交流算法。
(列式:-=,因为表示2个,表示1个,减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1个,即)
(8)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独立解答例2。
(9)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并交流。
(10)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讨论交流和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相加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5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同类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3.4 去括号(第3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4平面图形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去括号法则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角的特殊关系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第一节)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3.3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4课时)添括号法则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4平面图形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4.6 角的概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5.1点和线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1-4.6图形的初步认识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4平面图形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4.6 角的度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第二课时)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1同类项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角的比较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3.4 合并同类项(第2课时)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1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绘图0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2.1 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12科学记数法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可以作几条直线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去括号与添括号 (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6.2角的比较和运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