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收藏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 借出 = 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相关资料之评课材料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西师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