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创新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动手操作学具就可以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转化的最佳方式,它能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进行平稳过渡,它也是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辅助资源。数学教学要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处于最佳状态,就要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最佳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探求新知的乐趣,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探索再逐步理解、掌握抽象理念的数学知识。目前,学具是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条件,大多数学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学内容积极创新,运用数学学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恰当运用学具,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恰当地运用数学学具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和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教学中,做准备题时,让学生在第一行摆出8个○纸片,然后让学生根据“第一行比第二行多摆3个”这一条件思考,第二行应摆多少个?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第一行摆8个○,第一行比第二行多摆3个,从第一行里去掉3个,剩下的就是和第二行同样多的○,也就是第二行摆的○的个数,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教学“十几减几”中也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理解算理。这样在学生利用学具摆摆想想,想想摆摆,逐渐形成数学模型。
又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一课中,让学生拿出圆锥学具,摸一摸,看一看,通过摸、看说出圆锥的侧面、底面和顶点,认识圆锥的高的时候,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锥形萝卜,并用刀从它的顶点向底面直径垂直剖开,用红色线表示出高。这样,让学生感知它们的特点,认识到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顶点是一个尖,底面是一个圆,高是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并且只有一条,恰当运用这样的学具,可使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化。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7
多边形导学案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9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28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27
直线与平面垂直教案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5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7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导学案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6
简单的统计教案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29
推理与证明课件7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7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9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8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34
多边形导学案1
2016年福建龙岩中考数学试卷
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案
认识垂线教案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习题8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9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认识整亿数教案
多边形导学案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