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垂线是小学阶段所学的初步几何知识之一,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之一。用直角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几何作图技能。怎样使学生掌握这一知识要点,我没有按教材上的概念和定律说教,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并知道生活中的垂线。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了解垂线的特点。
1.学生动手,引出垂线
我在讲这一课之前让学生自制学具。也就是用两根硬纸条制成能旋转的活动角。让学生自个玩玩具,将准备好的学具放在桌面上,旋转其中的一根,使其中一个角成直角,再量一量其他三个角,看是不是都是直角。然后小组展示。由此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 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紧接着让学生用自己一双手的两根食指继续比划这个动作来巩固垂直这个概念。
2.实践操作,学画垂线
(1)先学画过直线上任意一点做它的垂线。采用学生尝试画一画;组员之间教一教;小组之间评一评;师生一同来总结的方法进行(这样安排,目的是有意识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精神。)。最后用课件展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连贯动作从而提醒学生应注意的几点:(1.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2.画垂线时应先重合边后重合点。)根据这些要求引导学生总结画垂线的顺口溜(重合点和边,紧靠三角板,画出标准线,标出直角更好看。)
(2)再学过直线上给定的一点画垂线。教学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说一说(顺口溜的运用)。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还可以画出几条这样的垂线),课堂气氛活跃。
(3)最后自学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巩固对准点和边的方法,让学生熟练、规范地操作三角板画垂线。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便能水到渠成。
3.反复实践,总结特点。
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并讨论交流:分别过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画几条与已知直线的垂线。最终得出结论:过直线上的一点只能画一条与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的一点也只能画一条与已知直线的垂线。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感悟有效课堂的“精彩对话”
高中数学说题示例
“解放”儿童发展创造力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计算和问题解决
函数的应用第一学时
朴实的教学 真实的课堂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1)
都是张数惹得“祸” ──也谈《烙饼问题》
《圆的标准方程》的说课稿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1)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给学生舞台他定能绽放异彩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2)
“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1)
探秘粗心背后隐藏的真谛
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体现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2)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1)
函数的应用第二学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3)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