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今天下午,数学组的全体成员在会议室一起观摩了千课万人活动中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观摩之后,我对如何执教这一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小结 听课心得
俞老师的课没有花哨的设计,朴朴实实;没有先进的多媒体支持,对知识的讲解却透彻到位。中高年级的知识下放给二年级的学生来学习,却丝毫没有违和感。上课伊始,俞老师从学生幼儿园就已经掌握的数字2和1入手,逐步引入到半个月饼,小半个月饼,它们是怎么得到的,反复强调一半和一块的区别,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一节课的时间分数的意义,短短的一句话反复被强调,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几块,拿走几块,写成几分之几。从分的过程中自然提炼出分数的意义,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掌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俞老师在课堂上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文字生活化,使学生易懂明白。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追求严谨准确的同时,确实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尽量在准确严谨的前提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数学语言生活直白化,学生们学起来可能会更简单吧。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图象
201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8
201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7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解析式
201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5
2010届高三数学圆的方程
2010届高三数学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2010届高三数学几何概型
2010届高三数学二项式定理
2010届高三数学事件的独立性及其二项分布
2010届高三数学双曲线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2
2010届高三数学抛物线
2010届高三数学排列与组合
2010届高三数学不等式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概念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2
2010届高三数学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
2010届高三数学推理与证明
2010届高三数学同角关系及诱导公式
2010届高三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的最值
2010届高三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值域
2010届高三数学反函数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1
2010届高三数学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