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5
收藏
两种应用题对比
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例4、比比算算,练习十二第3~7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与求比一个数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复习用的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二第3题
2、看图列式计算:
(1)出示线段图:第一行表示8朵红花,第
第二行表示黄花朵数5朵,要求黄花比红花少?朵
(2)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谁能说一说要怎样算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3)出示图:第一行8朵红花,第二行表示黄花数,分别用大括号表示比红花少3朵和黄花?朵
(4)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求黄花多少朵要怎样算?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第(1)题
(1)学生默读。提问:第一个和第二个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2)分析图里表示的题目的数量关系。大家看一看,哪种瓜的个数多,哪种瓜的个数少?谁能告诉大家,求冬瓜比南瓜少几个,可以怎样想?要从南瓜的个数里去掉几?
(3)按照刚才想的,用什么方法做?把书上填完整。做完后提问:12-9表示的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减法求冬瓜比南瓜少的个数?
2、出示例4第(2)题
(1)学生默读题目。提问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这道题里也是哪种瓜的个数多,哪种瓜的个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哪位小朋友看着图说一说,求冬瓜的个数要怎样想?要从南瓜个数里去掉几就能求出冬瓜的个数?
(3)把书上的填完整。做完后提问:12-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3、对比
(1)这两道里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出:两道题里第一个条件相同,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正好调换了一个位置,第(1)题的条件是第(2)题的问题,第(1)题的问题是第(2)题的一个条件。
(2)这两道题里都是哪种瓜多,哪种瓜少?求第(1)题要怎样想?第(2)题呢?这两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1、算算比比,先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做这两题要怎样想?指名两人板演,其余的做在书上。
2、做练习十二的第5题,做完后提问:这两题都是哪个班浇的棵数多?32-25表示什么意思?32-7呢?
3、做第6题
4、小结:做这种比多比少关系的应用题,总是先想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如果要求多的数,就把较小的数和多的数合起来,用加法算;如果要求少的数,就从较大的数中去掉少去的一部分,用减法算。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4、7题
3.3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教案2
3.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案2
3.5 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案
1.3 实践活动 面积是多少 教案
2.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案2
1 认识负数 教案2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
2.1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2.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1.3 认识负数 整理与复习
2.3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3 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统计 众数 1
3.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案
2.4 整理与练习 教案
3.5 数的改写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总复习
3.3 小数的性质及应用 教案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
五年级数学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1
1.2 认识负数的应用 教案
3.3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数学广角 2
1.1 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案
2.5 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地面积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数学广角 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