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导学案设计
课题 |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从旧知引入,通过迁移掌握新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本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从尝试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到依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对混合运算认识、理解和计算的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1.观察画面,自由发言,交流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先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
(2)飞机上有大人和儿童一共57名,其中大人有38名,____________?
二、尝试探究,明确算理。(20分钟)
1.教学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方法。
①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要计算“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需要哪些条件?
②引导思考:这两个条件题中是否都已具备,如果有的条件题中没有给出,怎么办?
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题方法,并列式解答。
④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讲解两步综合算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1)教师边板书边阐述书写格式规范。
(2)鼓励学生大胆总结运算顺序。
3.计算15÷3×5。
(1)组织学生讨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2)要求学生按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3)集体订正,总结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两道题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5.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6.教学例2。
(1)观察例2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图意,说一说从图中能知道哪些内容。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3)要求学生汇报算法,板书记录。
(4)组织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交流发现。
(5)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1)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①交流题意,找到解决问题应具备的相关条件。(要知道中午时有多少人和下午又来了多少人)
②学生思考,并集体交流:中午时阅览室有多少人题中没有给出,所以要先求出中午时阅览室有多少人。
③独立解答,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④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解题方法,并说明这样计算的理由。
2.(1)认真观看教师的书写过程,明确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尝试计算并交流,总结运算顺序:一道算式中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1)观察后,讨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预设: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2)按教师讲解的脱式计算的格式进行计算和书写。
(3)把自己的计算过程与其他同学交流,明确计算方法
4.思考、讨论、集体交流。明确:第一道题只有加、减法,第二道题只有乘、除法,都属于同级运算,并且都没有小括号。
5.认真倾听,理解只含有同级运算且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6.(1)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互相交流并说明理由。
4×3+7=19
7+(4×3)=19
7+4×3=19
(3)汇报算法。
(4)观察算式,汇报: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5)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明确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把下面各题中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6×7=42
42+15=57
(2)15+6=21
24÷4=6
________
3.填一填。
(1)在12+42÷6这道算式中,要先算( ),再算( )。
(2)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再算( )。
(3)在52+8×7这道算式中,既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
1.完成教材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混合运算的算式时,必须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50页5题。 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1.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互相交流算法。
2.在比较大小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5.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小学数学游戏——剪出比原来长一倍的指环
数学游戏(毫升相加)
让杯中的软木塞停留在水面当中的数学游戏
新编小学数学游戏:用嘴衔起地上的手帕
新编数学游戏——换个地方剪出一样的纸圈
2015小学数学游戏之从漏斗中把一个乒乓球吹出来
新编小学生数学游戏:把一层薄纸捅穿
小学生数学游戏;这只气球会爆炸吗
15年新编数学游戏;得出相同结果的步骤
2015年数学游戏之把两个气球吹成同样大小
小学生关于数学的游戏:两个人玩的L形游戏
15年新编数学游戏(通过漏斗把蜡烛吹灭)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小学生数学游戏:让软木塞呆在杯子边上
2015年小学生数学游戏:两个拳头放在一起而保持不动
数学游戏;用两根吸管来喝汽水
数学游戏:你能把对手推倒吗
15年数学游戏之撕出两个相互垂直的口子
小学数学游戏之抓住脚趾向前跳跃
15年数学游戏之线轴中把一张纸吹走
15年新编数学游戏(你能拉动一本书吗)
2015新编数学游戏:不是女的就搬不动这个凳子
浅谈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指导的措施教学论文
你能把一张纸剪成两张吗的游戏
让两枚曲别针不勾在一起的数学游戏
2015新编数学游戏之看谁滚得快
着了魔的水龙带(数学游戏)
新编数学游戏:撕出两个相互垂直的口子
开发大脑的数学游戏;能拿到最后一枚棋子吗
2015年数学游戏之把一张纸折九次以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