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导学案设计
课题 |
数据收集整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有关研究表明:早期经验的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建立进一步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重视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收集和整理数据,体现了多样化与开放性。适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1.重视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过程。
本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经历记录数据的过程。记录时除了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录外,还要引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记录,或者分小组合作记录。数据统计之后,设计了各小组之间相互核对数据的环节,以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当记录的数据不一致时,要再次进行数据记录或整理,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优化记录数据的方式。
本设计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同时又适时地给予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方法的优化,从而使学生掌握方法,促进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纸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6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分类的有关知识。
2.情境导入。
(1)提问:如果给一年级新生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进一步提问:给全校同学订做校服,应该选哪种颜色?
3.小结,引出课题。
1.回忆分类的有关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
2.(1)自由发表见解。
(2)自由讨论,达成共识:要调查全校同学,范围太广,可以先在班里调查。看班里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下面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情况统计表。
(1)每个“正”字表示几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5分钟)
1.学习例1。(课件出示教材2页例1)
(1)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师生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中的统计表。
(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
(5)引导学生分析表格,解决问题,突出统计的意义。
2.学习例2。(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2)
(1)出示参赛候选人名单,请同学们公开选举。
(2)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①引导学生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提问:用上面举手的方法是否可行?
②提出投票要求。在纸卡上只能写一名同学的名字,然后扣在桌子上。
③学习记录方法,引导学生选择统计数据的方法。
(让3名学生在黑板上记录数据)
④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记录方法,选出既清楚又方便的记录方法。
(3)解决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选出参赛代表。
1.(1)小组内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汇报: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
(2)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
(3)观察统计表,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4)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把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加起来。
(5)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确定全校同学选择的订做校服的颜色。
2.(1)自由选举。
(2)①讨论,汇报选择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及理由。
生1: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
生2:可以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
②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卡交给小组长。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记录数据,部分小组分工合作。
④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3)根据统计表中统计的数据独立分析,解答问题。
2.下表是二(1)班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小组情况。
(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喜欢羽毛球小组的有( )人。
(5)喜欢篮球小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5分钟)
1.完成教材4页3题。引导学生观察。
(1)根据统计情况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课件出示教材6页7题中的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读统计图。说说图中每格表示几份《电视报》,每天的销售情况是怎样的。
(2)哪天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样表示?
1.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2.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1)图中每格表示1份电视报。星期一卖出2份,星期二卖出4份,星期三卖出6份,星期四卖出4份,星期五卖出8份,星期六卖出14份,星期日卖出12份。
(2)星期六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多,星期一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少。
(3)自由汇报,提出建议。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表示为:星期一1格,星期二2格,星期三3格,星期四2格,星期五4格,星期六7格,星期日6格。
3.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情况作了如下记录: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生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公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1)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2015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圆柱和圆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2014年数学暑假作业最新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201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2014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概括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数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2014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