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导学案设计

2017-03-13 收藏


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针对二年级学生年纪小、直观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特点,在本节教学中注重将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突破对大数的具体认识,并让学生通过课件了解算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用算盘记数方法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1.注重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教学设计中,通过“数彩点”的活动,让学生观看具体图形,在脑海中清楚地认识1000,并了解“千”和“百”之间的十进关系。同时利用彩点图认识数轴上刻度的含义,数形结合,逐步抽象出1000和计数单位“千”“百”“十”“个”,认识到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及其便捷性。

2.利用算盘的直观形象,深化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本教学设计首先通过直观图展示算盘的结构、介绍名称、说明上珠和下珠表示的意义,然后教给学生定位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数位图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算盘表示数,最后实现用算盘表示数与读、写数的转换,加深了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算盘

学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6分钟)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数,然后揭示课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导学案设计1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导学案设计2

320元     598元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导学案设计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导学案设计4

480元   365元

观察图片并读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读一读,写一写。

235读作:

605读作:

四百写作:

七百零三写作: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5分钟)

1.教学例3。

(1)出示彩点图,引导学生观察彩点图。

(2)组织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

(3)思考:这两种数数方法哪种比较便捷?

(4)引导学生填写数轴。

(5)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1000。

(6)与学生共同总结。

2.教学例4。

(1)介绍算盘,引导学生认识算盘。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定位。

(3)明确拨珠指法,指导学生用算盘表示1~10各数。

(4)引导学生用算盘表示563、309、780。

1.(1)观察彩点图,体会彩点数量的多少。

(2)先估一估,再汇报数数的方法。

方法一 十个十个地数。

方法二 一百一百地数。

(3)明确:一百一百地数比较便捷。

(4)观察数轴,根据数数的结果填写数轴。体会用数轴和彩点相对应的方式表示数的便捷性。

(5)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多种方式表示1000。明确:1000里面有10个100,1000里面有100个10,1000里面有1000个1。

(6)总结: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100是1000。

2.(1)认识算盘,明确框、梁、档、上珠、下珠。

(2)小组内讨论如何定位,明确:在算盘上记数,首先要确定某一档作为个位,再从个位向左数,依次是十位、百位……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我们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

(3)学习拨珠。

①明确拨珠的指法。②明确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③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拨珠表示1~10各数。

(4)练习在算盘上表示563、309、780。明确: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数时要先确定个位,个位上拨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拨几就表示几个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要拨珠,用空档表示。

2.填一填。

(1)187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0个一是(   )。

(3)100里面有(  )个10。

3.我们可以这样描述1000:1000里面有(  )个100;1000是由100个(  )组成的。

4.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  )。

5.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

381 270 506 500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5分钟)

1.完成教材81页10题。

2.完成教材81页11题。

1.小组内探究,教师指名汇报。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算盘上的2个算珠可以表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