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做好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因此,本设计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活动情境,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积累活动经验,做好铺垫。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为抽象算式建立表象支撑,直观感受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通过对比恰好分完和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并总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水果学具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主题图,教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邮递员叔叔今天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送来了一张照片,它是从我们的联谊班寄来的。你们看,联谊班的同学学得多认真啊! 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这些同学在用小棒摆图形)
(2)用11根小棒摆出黑板上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在黑板上依次画出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
(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并汇报结果。
(4)质疑:看到我们摆的图形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1:我发现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
生2:我发现剩余的小棒根数都不相同。
2.揭示课题。
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好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那么怎样用数学语言描述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
设计意图: 利用主题图创设邮递员叔叔送照片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图形,进而发现问题。目的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样摆?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个草莓来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集体交流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
预设
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列式为6÷2=3(盘)。(教师板书)
(3)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预设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6个草莓每2个分1份,可以分3份。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教师把原题改成: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2)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操作结果。
预设
生: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1个。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后有剩余怎么办?剩下的不能再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4)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5)教师明确:7里面最多有3个2,余下的1不够再分,余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用除法算式表示为7÷2=3(盘)……1(个)。(教师板书算式)
(6)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称?分别表示什么?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