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教案设计

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程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创设连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情境下学习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同样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下进行,让学生根据笔记本上记录的三天行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发现规律。

因为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算定律学习经验是学好本内容的基本策略。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等式,并请学生根据此等式的特点,举一些例子,对此类等式的特点展开讨论,然后初步小结得到加法结合律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20+34=(  )+20

36+(  )=64+(  )

a+700=(  )+(  )

2.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230+270=300+200

(2)60+80+40=60+40+80

(3)48+d=d+48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这些运算定律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加法的另一个重要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的兴趣。

⊙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2:李叔叔第一天骑了88 km,第二天骑了104 km,第三天骑了96 km。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师:这道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列式后与同桌交流。(如果学生没有给出第二种算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方法一 (88+104)+96

=192+96

=288(km)

方法二 88+(104+96)

=88+200

=288(km)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说一说它们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方法一先求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和第三天所行的路程相加,从而求出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方法二先求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和第一天所行的路程相加,从而求出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88+104)+96○88+(104+96)

预设

生:可以用“=”连接。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

(1)出示课堂活动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