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画出对称轴。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直尺、折纸
教师:各种对称的图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片吗?(喜欢)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非常漂亮的图案让你们欣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漂亮吗?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认识对称图形的特征
这些图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形状、颜色都一样。
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演示图形完全重合开启完全重合)
引出课题:你看到了什么?(多了一条直线在中间)(直线两边是一样的)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特征:两边一样
老师这里有些图形,不知道是不是对称图形,你可以帮帮我的忙吗?
出示所剪教具让学生判断,问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
2、书68页做一做找出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打开书68页判断一下哪些是对称图形吗?是对称图形的在下面打个勾。
对答案时小组内互相评价交流,多人错的拿出来讲。
3、动手剪一剪
二(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刚学会的知识马上就能运用了。
这么美的图案你们想自己剪出来吗?(边说边板贴自己剪的对称图形)
指着心形问你知道心形是怎样剪出来的?(把会剪的同学请上来边说边示范剪)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折画剪展(如有学生说不出画,老师可以提醒:先画出图可以使剪出来的图案更美丽)
请你用刚才说的方法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看行不行。
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并评出最美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三、认识对称轴
1、我们在剪对称图形的时候,开始都要将这张纸对折,你们发现了吗?对折后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
你们取的名字都很好,书上也给这条线取了一个名字,请翻开书68页,看看书上取的名字叫什么?
板书:对称轴(对折的折痕其实就是对称轴,因此剪出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2、画对称轴
(1)请你观察书上的对称轴画在图形的什么位置,是用什么线表示的?
(2)画对称轴其实就是画在图形的折痕上。折痕就是对称轴。(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示范画对称轴)
(3)你们能在自己剪的图案上画出对称轴吗?画完后请四人小组互相检查。
学生在自己所剪的图形或学具上画对称轴,互相检查,评价。
《一位数乘三位数》同步练习题:三年级上册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练习题:第一学期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必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加减法的验算》
精选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2014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测试卷答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试卷答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青岛版)
14年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书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书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2014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卷
小学2014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2016-2017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6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上册
苏教版高一数学幂函数知识点:上册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苏教版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知识点:上册
精选2016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