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一、温馨提示:
提示一:与以往老教材的不同。表内除法以前是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本册教材现在是在第三册1-9的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的。
提示二:本册教材呈现的特点。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本单元先来学习用2~6的除法口诀求商。
二、教学内容:(如下图)
平均分[P12-17例1、例2、例3]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P18-22例4、例5]
被除数不超过12[P23例1]
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被除数不超过36[P24例2]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29例2]
解决问题
(结合上面内容进行)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P31例4]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单元结束时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表内除法
6%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
4%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四、例题剖析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主题图
例1(引出平均分)
例2(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例3(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
例4(教学除法的含义,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例5(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分成两段。
例1(被除数不超过12,探讨求商的方法。)
例2(被除数不超过36,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
3.解决问题(结合除法计算出现)。
例3(教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4(教学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分为13课时进行教学,我设想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的增加课时数,毕竟这单元的教学是本册教学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数学上册检验学习状况考试试题
一元一次方程检测试题2
科学记数法检测试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1
代数式练习
代数式求值测试题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课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检测试题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课件1
角的度量测试题
角的度量与表示检测试题2
角的度量与表示测试题
角的比较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10月质量调研试题
有理数的意义测试题1
一元一次方程检测试题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测试题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课件2
最小二乘估计课件1
有理数的意义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算法的基本思想课件3
角的画法测试题
最小二乘估计课件2
一元一次方程检测试题3
解方程检测试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测试题1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综合测试
七年级数学上册10月份学习检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