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经开区六一小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学校从领导层面,深入教师群体,听课、评课。王超校长亲临课堂,对语数英各科教学进行指导,让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张冰老师讲的《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王校长谈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难点不是学生认识高、也不是画高,而是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概念描述出来,也就是难在形成数学语言。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用语文的角度去描述,一给孩子提供描述概念的关键词,二给孩子符合数学思想的语言框架,用数学语言去描述数学现象。用语文的方式解决数学语言的问题。
2.教师要让孩子在充分感知数学现象的基础上,给学生支撑,让学生自己生成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3.这节课运用的是优秀的讲授法和演绎法。
4.本节课三角形的若干特性。
5.孩子在这节课上是被动的,孩子没有成就感。
6.孩子遇到了断层式的任务。
7.知识的激活放在课前1小时内进行,本节课完全可以放在课堂上,以记忆、游戏的方法来激活,就是学由生疑这一步。
8.本节课教师提问问题的层次性,哪些是及时性问题,哪些是独立思考的问题,哪些是研讨交流的问题,哪些是通过实验、实践、动手操作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9.小组讨论的好处,不积极的学生怎样激活?
①讨论前留点时间让他先思考一下,然后再去交流,这样是有价值的。
②提高参与度、扩大参与面,要不然孩子不仅失去了发言的机会,连思考的机会也没有了。
③同伴交流,比老师讲更容易接受一些。
④由一个小组看到全班学生的想法。
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⑥头脑风暴,学生可以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⑦给学生带来安全感。老师介入小组时提前告知他们,或说明给他们送点什么礼物,这样孩子就不会紧张了。
把传统的车头教学变成动车教学。其核心是任务要清晰、难度要递进,分工要明确、支撑要到位,时间要给够。
如果我们的教学课堂是这种小组学习的形式,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充分发挥了孩子的特性,让他们自己生成一些教学任务,层层递进,这样孩子会比较有成就感,对知识的记忆会比较深刻,比老师单纯的灌输知识效果要好,要明显。所以我们要尝试着改变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老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下[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秒的认识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6[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1数数[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1[人教版].swf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3[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5[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6[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破十法[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秒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减法[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7[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拼图形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8[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4[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2[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秒1[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7[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4[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5[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10[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11[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