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2)》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人教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2)》教案设计

2017-03-09 收藏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实际操作是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重要方式。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体积的知识点,然而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所以,本设计注重加强实物及教具的演示,体会体积的意义,加深对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本设计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

学生准备 若干个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体积方面的知识,一起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2)]

2.提出猜想: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呢?

3.引导思考: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前,我们来猜想一下,大家觉得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会分别和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让学生对即将探究的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2)》教案设计1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出问题: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是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 cm3或1 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 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小正方体木

块的数量

长方体

的体积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表性的数据写在表中。

小正方体木

块的数量

长方体

的体积

8 cm

3 cm

1 cm

24个

24 cm3

4 cm

3 cm

2 cm

24个

24 cm3

3 cm

2 cm

4 cm

24个

24 cm3

4 cm

3 cm

2 cm

24个

24 cm3

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师: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bh。

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操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是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