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设计说明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本课时的教学通过分饼这一故事情境来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听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学生能说出三个孩子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非常流利地说出三个孩子分别分到每张饼的,,。接着教师提问设疑,导入新课。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新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若干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 彩笔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
1.教师讲故事。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分饼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三毛家有三兄弟,三兄弟都特别爱吃饼。一天,妈妈买回3张同样大小的饼,准备分给他们三兄弟吃,妈妈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出其中的一份给了大毛;二毛看见了,说:“太少了,我要吃两份。”妈妈点点头,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四份,取出其中的两份给了二毛;三毛连忙说:“我最小,我要比他们多吃一些,我要吃四份。”妈妈又点点头,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八份,取出其中的四份给了三毛。
大毛、二毛、三毛都满意地笑了,妈妈也笑了。
设计意图:借助故事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学习情境,自然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验证。
(1)提出猜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兄弟之间到底谁分得的饼多吗?
生:同样多。
师:这只是大家的猜想,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就让我们当一次小数学家,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想吧!
(2)验证猜想。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模拟一下妈妈给三兄弟分饼的情境。
①折一折:把每张圆形纸片都看作单位“1”,分别把它们平均折成2份、4份、8份。
②涂一涂:在折好的圆形纸片上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③剪一剪:把圆形纸片中的涂色部分剪下来。
④比一比:把剪下的涂色部分重叠,比一比。
师:通过比较,结果是怎样的?
生:同样大。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猜想、自主验证、自主发现,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中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
3.揭示课题。
师:三兄弟分得的饼同样多,那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并且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探究新知
1.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
师:三兄弟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呢?(相等)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三兄弟分得的饼和剩下的饼同样多,都是一张饼的一半。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分子、分母变了,大小没变)
师: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大小却相等,这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呢?
(课件出示:比较它们的分子和分母)
①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②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师:我们从左往右看,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我们从右往左看,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能把这两个发现合并成一句话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数为什么不能是0?同桌之间讨论。(因为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并且在除法里,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个数不能是0)
(3)教师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1课时)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3课时)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1.3.2《研究性课题 杨辉三角》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word基础过关(二)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教案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1.5.1《曲边梯形的面积与汽车行驶的路程》word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1《离散型随机变量》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1课时》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2课时)word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1.3.1《退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word课后知能检测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3课时》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第1课时)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1《条件概率》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4《正态分布》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第2课时)word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2《椭圆的几何性质》word基础过关(一)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1.3.2《命题的四种形式》word课后知能检测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2《椭圆的几何性质》word基础过关(二)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1《离散型随机变量》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2课时》教案1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word导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1《条件概率》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