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3
收藏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用样本估计总体》(简单的随机抽样)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7《角的和差》ppt课件4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圆中的计算问题》ppt课件1
2016春华师大版数学九下26.1《二次函数》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30.3《借助调查作决策》(容易误导决策的统计图)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30.3《借助调查作决策》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圆的认识》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29.2《反证法》ppt课件之一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抽样调查的意义》ppt课件之一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8《余角和补角》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8《余角和补角》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29.2《反证法》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6《角的大小比较》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9《直线的相交》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9《直线的相交》ppt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与圆)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第28章《圆》复习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抽样调查的意义》ppt课件之三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2016春华师大版数学九下26.1《二次函数》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9《直线的相交》ppt课件3
华师大九年级下 初中数学应用型问题专题讲解
2016春华师大版数学九下26.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公开课课件包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圆的认识》ppt课件
华师大九年级下 28.1借助媒体做决策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7《角的和差》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圆中的计算问题》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几何问题处理方法》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九下《抽样调查的意义》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