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3
收藏
1.梳理知识 形成网络
数学知识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就可达到层次分明,纲目清楚。譬如:函数内容可分概念、性质、特殊函数三大主线,每条主线又有若干支线,一条支线又可分为若干分线,最后形成网络:
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慎明了的问题,这时需翻书对照,仔细研读概念,防止概念错误。
2.归纳方法,升华成经
熟练的掌握数学方法,可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一个代数问题,可以通过联想与几何问题产生沟通,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如联想斜率、截距、函数图像、方程的曲线等;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例:数列求和时,常用公式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以及迭代法、归纳证明法、待定系数法等。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形式套用导致错误。
3. 查漏补缺? 力争无暇
相当一部分同学考试的分数不高,不少是会做的题做错,特别是基础题。究其原因,有属知识方面的,也有属方法方面的。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如:过一点作直线时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形,等比数列求和时忽略对q=1的讨论,用韦达定理时忽略判别式,换元或者消元时忽略范围等。同学们可两人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课件1
浙教版七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
浙教版七上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课件
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课件2
浙教版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课件
浙教版七上6.2统计表课件2
浙教版七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3
浙教版七上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件1
浙教版七上7.7相交线课件
浙教版七上1.4绝对值课件5
浙教版七上数据和图表课件
浙教版七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1
浙教版七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2)课件
浙教版七上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
浙教版七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法课件1
浙教版七上2.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七上2.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浙教版七上余角和补角课件
浙教版七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4
浙教版七上6.2统计表课件3
浙教版七上7.4角和角的度量课件
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课件3
浙教版七上6.4扇形统计图课件2
浙教版七上7.5角的大小比较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课件
浙教版七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2
浙教版七上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课件
浙教版七上有理数乘方(1)课件
浙教版七上统计表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