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7
收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智力,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激发学生情绪和智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现在的许多数学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机会,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当中。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辅助,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智力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在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他们的探究过程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等待学生的发现。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橡皮筋。让学生用两只手的四个手指把橡皮筋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提问:如果要使长方形的面积变大,有什么办法?如果要使长方形面积变小,又该怎么办?教师在学生动手实践时,要注意学生在操作时的表现,要积极深入地参与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去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
三、以自身为示范,以趣味为支撑,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智力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容易失之枯燥和抽象。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智力,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以饱满的热情和清醒的头脑投入教学活动,达到感染和带动学生的效果。当然,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是为教学活动“加盐”。在教学《认识时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感受到时间和我们作息之间的联系;在操场上,通过学生扮演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角色,让学生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一次性过关。其关键是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情绪和智力。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课件ppt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和实际问题课件ppt金铺中学七年级上
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3课时)课件ppt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2013年秋七年级上1.5有理数的乘方课件和教案、学案、习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调配问题、工程问题)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2整式的加减(1)课件ppt
第4章几何图形认识初步复习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课件ppt
1.3有理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课件ppt
1.3有理数的加减法(第1课时)课件ppt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2.1整式课件+教案+学案+习题精选(8份)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课件ppt
《整式的加减易错题》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3有理数的加减法(第4课时)课件ppt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二(形积变化问题)课件ppt
2012年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件ppt
《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课件ppt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上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二课时)课件ppt宜春八中
2.2整式的加减课件+教案+学案+习题精选(9份)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1.2有理数课件和教案、学案、习题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形》课件ppt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上
吉林省油田第二中学七年级上《多姿多彩的图形》课件ppt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相交线及平行线》复习课件ppt
《图形的初步认识》课件ppt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上
《平面图形》课件ppt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上
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1课时)课件ppt
2013年秋七年级上1.1正数和负数课件和教案、学案、习题
1.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