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7人,多数学生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积极性。他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图形与拼组,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6、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7、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的学期我会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以课堂为主阵地抓好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为目的扎实工作,使学生们在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3.2《奇偶性》ppt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ppt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幂函数》2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3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课件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3.4《函数的应用》(Ⅱ)PPT课件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3.3《幂函数》PPT课件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PPT课件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PPT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ppt课件2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PPT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奇偶性》2课件
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配套备课资料精要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 检测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ppt课件(1)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3.2.1第2课时《积、商、幂的对数》PPT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ppt课件
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配套资料(精要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 检测 几何画板)3.1.1-3.1.2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奇偶性》1 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ppt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ppt课件(2)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ppt课件(3)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2.2.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PPT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奇偶性》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1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ppt课件(2)
2016人教B版必修1数学3.1.2第2课时《指数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奇偶性》3 课件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ppt课件1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