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第一单元 负 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小学阶段负数的学习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作准备。由于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经常有机会接触负数,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同时,扩展了数的认识范围。二是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想要简洁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需要引入负数。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备内容
负数
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课时) 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在直线上表示数(1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确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3.掌握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方法。 4.会用正、负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体会负数的意义。 2.通过学习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经历探索用负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 | 1.激发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入正数、负数,并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能在直线上表示数。
难点
1.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掌握0的作用。
2.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2012湘教版九上1.1《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2《公式法》word教案.doc
湘教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word教案(1)
湘教版数学九上4.1《正弦和余弦》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5.2《用列举法计算概率》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4.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1.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4.2《正切》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3课时)word导学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2.3《公理与定理》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1.1《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九上5.2《用列举法计算概率》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3.4《相似多边形》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1《配方法》(第3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1《一元二次方程》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word教案(2)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1《配方法》(第2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1《配方法》(第1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2课时)word导学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3.1《相似的图形》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3.2《比与比例》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九上2.1《定义》word学案
湘教版数学九上1.4《小结与复习》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word导学案
2012湘教版九上1.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九上1.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word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3课时)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