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设计说明
1.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优惠促销活动。通过回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课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讨论,实际计算比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会解决百分数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前面的知识为基础,在课堂上只需要适时地引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中,通过列式对比,得出最优的购物方案,这样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了解的商品促销方式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在购物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商家有什么促销方式?你还知道其他哪些促销方式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引入:购物中促销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小买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各种促销方式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为下一步探究新知埋下伏笔。
⊙展开问题,探究新知
师: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面临过不知道选择哪家商场去买商品的时候?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吗?(课件出示例5)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课件,结合课件中的数学信息,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1)小组讨论并交流:“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报:“满100元减50元”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满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在哪个商场买裙子更省钱?
(分别求出在A、B两个商场买同一条裙子的价钱,然后进行比较)
3.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明确:
(1)去A商场买。
(A商场是打五折,也就是按原价的50%出售)
列式:230×50%=115(元)
(2)去B商场买。
(B商场是“满100元减50元”,230元里面有2个100,所以要减掉2个50元)
列式:230-50×2=130(元)
(3)实际比较。
因为115<130,所以选择A商场更省钱。
简单线性规划测试卷
高中二年级理科数学下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数学滚动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文科教学下期质量监测
高中二年级文科数学下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数学必修3与选修2-1试卷
高二数学期中复习检测题1
高二数学下第二次半月考试卷
高二数学必修3与选修1-1复习试题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末考试模拟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测试卷
高二数学下期末考试综合练习
高中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高二数学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题1
高二数学下学期六校联考试卷
随机事件综合训练
高二数学《必修5》综合训练1
绝对值不等式测试卷
高二数学《必修5》综合训练
高二第一学期(理科)数学期末考试卷
高二数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必修5《数列》单元测试卷
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高二下期末文科数学测试卷
高二数学复习题3
高二数学解三角形单元测试
高二数学不等式单元测试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数学模拟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