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第五单元面 积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及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对空间形式认识的一次飞跃。
本单元不仅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且重视常用的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过程。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备内容
面积
什么是面积(1课时)面积的含义及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面积单位(1课时)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常用的面积单位;估测和感知面积单位
长方形的面积(2课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估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1课时)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能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建立面积与面积单位的表象。 2.通过多种比较活动,体会类比思想。 3.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感受转化思想。 | 1.经历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的过程,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比较面积大小、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
备重难点
重点 | 1.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计算公式正确计算。 | 难点 | 1.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六课时
一上数学:《秋游》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一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11~20各数》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3)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4)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数学一上:《学看钟表》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0》
一上数学:《加减混合》
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一)》
数学一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7、8课时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
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二)》
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
数学一上:《认识6、7、8》
数学一上:《认识9、10》
数学一上:《总复习》
一上数学:《加法小练习》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课时
一上数学:《数楼—分成几和几》
一上数学:《小胖上车》
认识线 教学设计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一上数学:《绿地》
冀教版一上数学:《读写11~20各数》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三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