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代数预习要点:一元二次方程_知识点总结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初三代数预习要点:一元...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初三代数预...

初三代数预习要点:一元二次方程

2017-02-23 收藏

1.本章重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深刻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基础上,掌握四种基本解题方法。这部分例、习题安排类型较多,可从中选一些书后习题进行练习,并分析和比较出适用于各种不同解法的方程的特点,进而归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处理方法:先考虑直接开平方法,再考虑因式分解法,最后考虑使用求根公式法。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使用求根公式除了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外,还可将任何一个能在实数范围内分解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2.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类方程(组)注意三点:①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多元方程要"消元",次数高的方程要"降次",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无理方程"去根号"化为有理方程。②验根。由于"去分母"、"去根号"都会使未知数取值范围扩大,产生增根在所难免,所以在解分式方程及无理方程时一定要验根。增根必须舍去。③灵活的解题方法。如换元法、采用根与系数关系求解等。

3.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关键是掌握知识的来源、特点:熟练准确的应用则是难点。注意问题:①根据根与系数关系,求常见代数式的值要会变值。②充分讨论隐含条件:如a≠0、Δ≥0等。

4.方程的应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与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更是各省市中考命题热点之一。解决的关键是分析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三、标记疑难点。

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知识理解上的困难,不妨做个标记,留待开学后再解决,对课本内容的深层挖掘可暂不涉及。

总之,预习要做到:读懂教材阐述的问题;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问题的答案。相信你一定会尝到预习的甜头。

(同步指导)列代数式六项注意2006-01-2410:03:44来源:中考网网友评论0条

列代数式是用代数方法解决数量问题的基础,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研究式子的运算、列方程(不等式)解应用题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学好列代数式,就必须注意以下六点:

1.在代数式中,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通常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如果是数与字母相乘,数字应写在字母前。例如,a×3一般写成3?a或3a的形式,而不应写成a?3或a3的形式。

2.在代数式中,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如果省略乘号,一定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与字母相乘。例如,用代数式表示"a、b积的7/3倍",一般写成7/3ab或7ab/3,而不应写成7/3ab的形式。

3.相同字母相乘时,应写成幂的形式。例如,a×a写成a2(注:2在上面),a×a×a写成a3(注:3在上面)的形式。

4.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的,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例如,S÷t应写成s/t的形式。

5.在代数式后面要注明单位时,若结果是乘除关系的,直接在后面写单位;若结果是加减关系时,先把式子用括号括起来,再在后面写单位。例如,长方形的长为acm,宽为bcm,则长方形的面积为abcm2,周长为(2a+2b)cm.

6.表示与数的运算顺序一致的运算,列代数式的不添括号;与数的运算顺序不一致的运算,列代数式的要添加括号。例如,用代数式表示:(1〕x与y的2倍的差;(2)x与y差的2倍。前者与数的运算顺序一致,所以写成"x-2y"的形式,而后者与数的运算顺序不一致,所以务必添加括号,写成"2(x-y〕的形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