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听后感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听课反思 《含有括号的...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听课反思 ...

听课反思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听后感

2017-02-23 收藏

今天下午第一节,王校长在二楼录播室做课例,老师们早早来到录播室的录播间等候,地方比较小,前边的坐着,后边的站着,四五班的同学们在上课地点等候,大家期待着王校长的精彩课堂。

只见王校长从容的走进来,给同学们打招呼,将课堂上要用的题目框架图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开始上课了。

王校长出示5道口算题:“16×5、60÷12、18×5、15×6、45÷15”,让学生快速说出结果,通过学生回答发现“16×5、18×5、15×6”这三道题容易出错,让学生认真观察反复说,训练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接下来改编口算题将“16×5”改为“16×5+5”,让学生快速口算结果,再将“16×5”改为“16×(5+5)”,让学生快速说结果并说出运算顺序,用类似的方法将其余各题都进行改编,引导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没有小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从口算题引出了新知的探究,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可谓“润物无声”,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会了新知识。

接下来随机出题“98-18×5、(98-18)×5”让学生巩固“没有小括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内后算小括号外”的运算顺序,在做题中不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96÷12+4×2”让学生感受没有小括号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乘除可以同时运算,最后算加减,继续改为“96÷(12+4)×2”,让学生说运算顺序,根据前边的学习,学生能想到先算小括号内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也就是先算括号内再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王校长通过不断地改编题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题型的运算顺序,从而比较全面的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在不断地改编题的过程中扎实的掌握题型。

在“96÷(12+4)×2”的基础上又改编引入了“[]”,即“96÷[(12+4)×2]”,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学生一致认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的,前面的学习为引入中括号奠定基础,因此学生很轻松的突破难点,王校长借机向学生渗透有中括号里边必然有小括号,更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完新知,随机进行巩固练习,通过挑学生板演验证学生对本节课新授知识的掌握情况。

最后给出运算结构图进行拓展延伸,先根据已知数据运算填出未知数据,再把图形转化成算式,这样的题型确实较难,但是大部分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能理清思路,写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透过王校长的这节计算课,我发现了许多亮点:1、把枯燥的计算课上的生动有趣。2、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3、有简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不断的迎接新的挑战,整节课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4、边讲边巩固知识。好老师总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这节课给我带来许多思考,好好反思,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且行且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