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一、直接法策略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对照选项做出判断。
例1等差数列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A.130 B. 170 C. 210 D.260
解:设的前m项和为,前2m项和为,前3m项和为,则, ,
成等差数列。
= +( )+( )
=3×( - )
=3×(100-30)
=210选择C.
二、间接法策略
不通过题设条件进行推理计算,而是利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求出正确结论。
例1:函数的反函数为( )
A. B.
C. D.
解:因为点(1,1)在函数y=lnx+1上,所以点(1,1)关于y=x对称的点(1,1)也在其反函数上,满足此要求的函数是,选择B.
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说课稿
简单的平移作图导学案
勾股定理导学案
初中数学说课稿:平方根
八年级数学教案(上)课题:11.1.1变量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教学反思
等式的基本性质 导学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
梯形导学案
《整式的加减》案例与反思
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幂的乘方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案例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变量
初中数学说课稿:轴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说课稿
梯形的性质说课稿
公式法解方程导学案
等腰梯形的判定的说课稿
《幂的乘方》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复习三角形全等与相似公开课反思
有理数的乘方学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分式》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