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和米的认识及答案(一)
一、判断。别针长5米 ( )铅笔长50厘米 ( )小明高2厘米 ( )
二、填空。(1) 32厘米-9厘米=( )厘米(2) ( )厘米+8厘米=38厘米(3) ( )厘米-7厘米=40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84厘米○48厘米44厘米○50厘米
四、填空。40厘米+60厘米=( )厘米15厘米+5厘米=( )厘米
五、画一画。(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试着画一个每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铅笔长18( ) 一棵大树高10( ) 曲别针长3( ) 一张儿童床长2( )
七、判断正误。(1)2米=20(厘米)。 ( )(2)300厘米=1米。 ( )(3)一条线段长8厘米。 ( )
参考答案
一、 ×;×;×
二、 23;30;47
三、>;<
四、 100;20
五、略
六、分析:学习长度单位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长度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则用米作单位。1米大约有两臂伸开的长度;1厘米约只有图钉的长度。由此可以判断:铅笔和曲别针的长度可以选择“厘米”作单位;大树和儿童床则应该选择“米”作单位。答案:铅笔长18(厘米) 一棵大树高10(米)
曲别针长3(厘米) 一张儿童床长2(米)七、分析:“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因此不但要掌握它们各自的实际长度,还要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即1米=100厘米。
第(1)题的错误是没有记清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这题正确的应为2米=200厘米。
第(2)题也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300厘米里应有3个10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300厘米里有3个100厘米,这题应为300厘米=3米。
第(3)题是正确的。因为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试卷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法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试题(在线做)
经典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规则运算知识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验收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模拟试卷
讲解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和组合知识点
2015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应用同步练习
四年级数学《垂直和平行》同步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上 除法口算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二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测试卷
详解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6的乘法口诀知识点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卷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除九的口算题练习 数学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习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题
2015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质量检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量关系知识点
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不退位减法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 10以内小数乘法口算题
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拆分知识点
精解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小学乘法口算题
教师演讲《教师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