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学习技巧 前学后忘怎么办
记性差,是孩子学习的大敌。有的孩子,学了z、c、s,忘了b、p、m;学了乘除法,忘了加减法。反正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学了复杂的,忘了简单的。前学后忘,知识“串连”不起来,成绩步步下降,学习的热情也就索然了。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让所学的有用知识牢牢地扎根在头脑中呢?
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学过的知识忘了,家长就责怪孩子“笨”。一来二去,孩子也就觉得自己“笨”了,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性就象久不磨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图书馆藏书所容纳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性不足,仍然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记忆的自信心。日本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高涨,心情舒畅,对所学的知识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记忆特点。儿童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但是,究竟快到什么程度,又是一人一个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记忆特点,可以做个小小的试验:让他记住十个没有意义联系的生字,如果一天后,他只记住了六个,二天后,他只记住了四个,三天后,他只记住了二个,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反复及时的复习,让这些生字,反反复复地刺激大脑神经,形成一个稳定的联系。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
(1)“兴趣记忆法。”歌德说:“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要孩子记住一些比较难记的生字、公式、概念,有时可以想点办法,变化一下形式,赋予某种别的意义,引起记忆兴趣。如:把声母编成押韵的儿歌让学生记忆。“小伞把儿ttt,马蹄声脆ddd.”
(2)“巧记法。”这是按照意思找出规律的记忆方法。比如认字,可以先认一个“巴”字,再加上“疒”、“米”、“木”、“扌”等合成“疤”、“把”、“杷”。一下子就可以记住很多字。
(3)“浓缩法”,就是抓住能使记忆恢复的关键词语,只要一看到这些词语,其它内容便可以清晰地呈现。
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强烈记忆法,即重视记忆时对大脑皮层的首次刺激。又如:讨论记忆法,与人进行讨论、争论,促进注意加以集中记忆。再如:对比记忆法,把意义不同的内容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特点,促进记忆。
解读08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2008年中考数学冲刺要点
科学用脑 提高效率
名师支招:中考数学备考的9个要素
中考数学篇:注重分析错题 学会对症下药
中考备考的12个必备的好习惯
专家教你初中数学“五要五先五会六到”
中考数学高分"四步走"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如何做好学习计划
初三生:如何应对第一次数学月考?
备战中考:给心理增加“营养”
备战2008年中考:从容迎接数学四个“一”
似曾相识的题要注意异同 2008中考夺分实用技巧
初中数学课程 考试的区别有哪些?
2009年中考数学冲刺应试技巧
2012年中考生数学答题技巧必备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及备考
每天精做一道题 中考照样拿高分
[数学]中考数学备考:围着“双基”转
揭秘初三生2012年中考数学答题技巧
期中考--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轻视
如何有效地解答初中数学题
主动转变方法巧学数学
学好新初三数学须抓好课前、课中、课后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的七大高招
中考数学以基础概念为冲刺突破口
[数学]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冲刺“三步走”
中考问题解答 数学:基础是关键 细节是重点
名师支招:新学期初三生找准学习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