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之后,最重要的是灵活应用,而不是一味做难题。你能够用多种方法很熟练解出一道典型题目,或者用一种解题技巧做出多道题目,往往远胜于做出了好多道难题。
即使最复杂、最难的题目的解题技巧,往往也不过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解题技巧的变化和组合而已。你把最基本、最简单的解题技巧都非常熟练掌握了,通过深入思考,掌握其变化和组合,你就可以做出大多数题目。
有一天晚上,管少辰迷路了,走了好多冤枉路之后,他才找到回家的路。第二天上午,他总结出了5种回家的走法。从此以后,他晚上回家,再也不会迷路了。
一道题目,你多掌握了一种解法,就多了一条路,考试时你就多了一分把握。你应该尽量多掌握几种解题技巧,这就叫“一题多解”。你脑子里解题技巧越多,越容易忘记,越容易把脑子搞乱。实际上,很多表面上完全不同的题目,都是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解题技巧。总结出不同题目的相同解题技巧之后,你脑子里需要记忆的东西就可大大减少。
“转移”解题技巧、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有时,看似毫不相干的题目,却使用了相同的解题技巧。有时,同一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毫不相干的多个解题技巧来解决。这就要求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思维尽量不受约束,心境尽量开阔,大脑尽量清晰。
有些题目,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出来。例如,同一道英语题,可以用语法做出来,也可以通过“东西方的思维差异”做出来;同一道数学题,可以用代数方法解,也可以用几何方法解,也还可以用三角方法解;同一道物理题,可以用概念直接推理出,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同一道化学题,你可以用“关系法”解决,也可以用“守衡法”、“差量法”、“极限法”等解决。
做完好题后要总结:有时,你花费了很多功夫,才把某道很好的典型题目掌握了,这时,你不要很高兴的就结束了,你应该仔细思考这个解题技巧是否可以运用到其他题目上。
参考书:有时,某些参考书会专门教你如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你应该借助这些参考书引发自己的思维,而不是记忆一些具体东西,例如,你可以体味命题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你不要在意细节,要跳出某道具体题目的局限,找出更普遍的东西。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京版数学一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学案
北京版数学一上《练习课(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认识〉、〈、=》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二上《5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比一比》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8、7、6加几》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四上《生活中的多位数》WORD教案
2014北京版数学二上《平移》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四上《生活中的多位数及答案 3》WORD教案
2014北京版数学二上《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一上《认识序数》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一)》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四上《生活中的多位数 1》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一上《5以内减法》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分类和比较》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二)》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认数9、10》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得数是10的练习题》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练习十》教学设计
2014北京版数学二上《四、观察物体》word教案
2014北京版数学二上《旋转》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5
2014北京版数学二上《二、实践活动(一)》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一上《比一比》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认数0》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四上《生活中的多位数及答案 1》WORD教案
2014北京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