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课题 |
折 纸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后续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的意义和通分。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铺垫,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次合作、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教师做好挖掘者、设计师,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自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如此一来会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刻的领悟。这样的学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几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折纸(1)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8分钟)
1.组织学生用正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涂色,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组织学生交流反馈。
3.组织学生找出涂色部分,看看有什么发现。
4.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明确教师的要求后,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
2.交流反馈,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交流、对比,发现涂色部分相同,但分数的表示可以不同,这两个分数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
4.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和 和
2.口算。
+= -=
+= -=
二、实践操作,画示意图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0分钟)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探究+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2页画图计算的过程,组织学生观察。
(2)你能将画图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3)想一想,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怎样算?
3.探究-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仿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组织学生尝试练习,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 -
1.阅读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1)观察画图计算的过程,交流自己的理解,明确将转化成的意义。
(2)探究用算式表示画图的过程,并展示计算过程。
+=+=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明确可以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3.(1)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计算过程,明确算理。
-=-=
4.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归纳出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5.利用刚学的知识尝试解决数学问题,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填空。
(1)的分数单位是( ),的分数单位是( ),它们的( )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
(2)+=+=
+=+=
4.填空。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 )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 )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 ),化成( )分数,再相加减。
5.计算并验算。
+=
-=
三、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0分钟)
1.完成教材3页1题。
2.完成教材3页2题。
3.完成教材3页3题。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展示。
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明确错误的原因。
3.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6.阳光实验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种黄瓜,种番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2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第2课时 折纸(2)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旧知迁移,架设桥梁。(5分钟)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
2.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用画图或通分的方法计算后,交流计算感受:需要统一分数单位后才能计算。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和
和
二、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0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中两个分数的分母与上节课所学的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计算过程。
4.讨论: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算比较简便呢?
5.反馈练习。
+= -=
6.引导学生辨析:这个算式还有些瑕疵,请你把它变得完美些。
-=-=
1.观察算式,发现问题:此算式的两个分数的分母不成倍数关系。
2.独立计算。
3.计算后汇报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4.明确算法的共同点:都是把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在对比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5.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订正结果。
6.说出得数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计算。
+= -=
+= -=
3.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
-=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0分钟)
1.算一算。
-= +=
2.完成教材4页5题。
3.根据学校气象小组的记录,当地9月份雨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晴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你从中看到了哪些分数?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独立解题,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2.独立计算、判断,改正后汇报。
3.找出题中的分数,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1)9月份雨天天数比晴天天数多占全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2)9月份雨天天数和晴天天数共占全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
提出问题后独立解答。
4.解方程。
x+=
-x=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015年苏科版九年级下8.3统计分析帮你做预测【同步课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1圆的对称性(垂径定理)课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7正多形与圆(第2课时)课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7正多形与圆(第1课时)课件
5.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课件(共21张PPT)
苏科版九上4.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课件(共17张PPT)
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件(4份)
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同步课件】(2份)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2确定圆的条件(2)课件
7.2正弦、余弦(2)课件(共16张PPT)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1圆的对称性(2)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1《正切》课件+教案+学案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3圆周角定理(1)课件
苏科版九上菱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一)课件
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课件(4份)
8.6收取多少保险费才合理课件(共14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1《正切》课件(共17张PPT)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6.2黄金分割课件(共30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下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课件(2份)
苏科版九上1.1二次根式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二)课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3.3圆周角定理(2)课件
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教学课件(3份)
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3.2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
苏科版九上矩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九上3.1二次根式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