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课题 |
体积与容积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体积与容积的知识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及其联系,主要通过实验操作活动来展开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由几个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组成,紧紧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水杯装水”等问题来组织和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容器容纳物体有多有少”,体会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数学。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操作感悟、对比思考轻松地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及“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这些重要的数学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土豆、红薯、魔方、木盒
学生准备:烧杯、杯子、量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1.谈话导入。
桌子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电视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引导学生这样对比着举几个例子。
2.交代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1.观察教室里的物品,举例说一说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并与同伴交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谁占的空间大?
冰箱 纸抽盒 沙发 闹钟 铅笔 格尺
二、实验操作,探索新知。(20分钟)
1.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土豆和红薯,引导学生思考:谁占的空间大呢?
2.动手实验,理解体积的意义。
(1)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感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引导学生思考: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3)引导总结,呈现概念。
3.理解容积的意义。
(1)认识容器。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
(2)解释容积。
①(出示容积相差不大的两个杯子)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纳物体的多少。
②指导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③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体会容积的意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4.区别体积和容积。
(1)(出示魔方和木盒)组织学生讨论:魔方和木盒都有容积吗?为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木盒的体积与容积一样吗?为什么?
(3)师生共同小结。
在判断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小时,应该看它的外部;判断物体的容积时,应该看它的内部。
1.观察并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2.(1)探究用实验比较土豆和红薯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方法。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倒入同样多的水。
②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浸入两个烧杯的水中,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2)观察实验结果,自由发表意见:土豆和红薯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上升的高度不相同,装红薯的烧杯里的水面上升得高,说明红薯比土豆大,即红薯比土豆所占的空间大。
(3)讨论、总结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
3.(1)列举生活中可以盛装东西的物体,如箱子、抽屉、仓库等,并说明各自所能装的东西的多少。
(2)①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方案一 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分别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比较水的多少。
方案二 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子里进行比较。
②选择一种方案,小组内展开实验。
③交流实验结果,明确容积的意义。
4.(1)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明确:木盒有容积,魔方没有容积,因为魔方不能装物体。
(2)体会木盒有厚度,明确体积比容积大。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①容器才有容积。
②一般情况下,容器的体积大于容积;如果把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可以把容器的体积近似地看成它的容积。
2.判断。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
(2)冰箱的体积等于它的容积。( )
(3)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和容积。( )
(4)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比正方体的体积大。( )
3.选一选。
(1)用一块铁皮做一个长方体油箱,要知道用多少铁皮是求长方体的( ),要知道能盛多少油,是求长方体的( )。
A.表面积 B.容积
C.体积
(2)水桶的容积( )它的体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下面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
5.比较下面各容器,( )容器所能容纳的东西最多,( )容器所能容纳的东西最少。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10分钟)
1.教材37页1、2题。
2.教材37页3题。
1.独立思考,小组内订正。
2.独立思考,小组内相互交流思考方法。
6.用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3倍。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5分钟)
组织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批注
完全平方公式导学案3
设计轴对称图教案3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课件
设计轴对称图教案2
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检测题2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2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课件1
特殊平行四边形练习题3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课件2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2
整数指数幂课件1
概率初步检测题2
特殊平行四边形练习题2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9
整数指数幂课件2
运用公式法学案1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7
提公因式法学案2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1
用计算器开方课件1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6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1
运用公式法学案2
设计轴对称图教案1
弧长及扇形面积同步练习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学案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3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8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