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
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 剪贴画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把8+8+8+8+8改成乘法算式。(8×5)
2.把0.5+0.5+0.5改成乘法算式。(0.5×3)
3.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12×5)
(2)12个1.5是多少?(1.5×12)
4.提出问题。
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1个占整张纸条的,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预设
①图示法计算。
把一个长方形纸条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个,是,3份就是3个,如下图:
3个是。
②加法计算。
求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列式:++==。
③乘法计算。
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结果和其他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3=++===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完整表述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乘整数。
2011广东珠海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湖南岳阳中考数学试题
2011贵州铜仁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
2011山东泰安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广东清远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2011四川达州中考数学试题
乌鲁木齐市2008年高中招生统一考试数学
2011年湖南娄底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
2011广西桂林中考数学试题
2011福建莆田中考数学试题
武汉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2011广东佛山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上海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数学
沈阳市2008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2011广东珠海中考数学试题
2011海南中考数学试题
2006年大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广东佛山中考数学试题
2011辽宁沈阳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2011贵州铜仁中考数学试题
2011福建莆田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广东湛江中考数学试题
四川省自贡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
2011辽宁丹东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广西桂林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0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