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 小熊购物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纯地呈现乘加、乘减综合算式,机械地记忆运算顺序,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地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直观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或者用直观图来说明所列算式的意思,因为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分析、理解的过程,所以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直观地呈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说一说所列乘加综合算式的意思,再让学生根据算式的意思尝试计算,这样的安排,不必刻意强调运算顺序,学生就会根据题意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小熊购物(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买一些,你们想知道它买了哪些好吃的吗?不过小熊胖胖有个条件,就是它买完以后,你们要帮助它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2)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师: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汇报)
胖胖应付多少元?
请学生把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你有哪些方法呢?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写一写吧。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
提问:你们有答案了吗?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下列情形:
第一种情形: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请学生说出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并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完整准确。
第二种情形:图形与算式相结合。例如:
3×4=12(元) 12+6=18(元)
请学生说说图意,再结合图形说一说每步算式的意思。
第三种情形:只列算式,没有图示。例如:
3×4=12(元) 12+6=18(元)或3×4+6=18(元)
请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来说明每步算式的意思,可让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画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也为更好地理解运算顺序打好基础。
3.观察比较,认识乘加综合算式。
(1)课件出示两位同学列出的综合算式:3×4+6和6+3×4。
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是都有“3×4”,不同点是6的位置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2)提问:两个算式中的3×4表示什么?淘气的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笑笑的呢?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得出:两个算式都是先求买面包的钱数,再加上买蛋糕的钱数,从而求出胖胖应付的钱数)
(3)教师小结:淘气与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两个算式整合成一个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这两个综合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只是先后出现加号与乘号的顺序不同。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ppt七年级下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课件ppt七年级下
9.1.2不等式的性质(1)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巴南区石龙初级中学七年级下《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件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7.3.1多边形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10.1统计调查(2)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课件ppt
9.3.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巴南区石龙初级中学七年级下《代入法解方程组》课件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5.2.2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课件ppt
七年级下《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
巴南区石龙初级中学七年级下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课件
7.2.1三角形的内角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10.2直方图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10.2直方图(第2课时)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
吉林省磐石市松山中七年级下5.2.2平行线的判定课件1
5.4平移课件ppt(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吉林省磐石市松山中七年级下5.2.1平行线课件ppt
吉林省磐石市松山中七年级下5.3.1平行线的性质课件ppt
10.1统计调查(3)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5.3.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9.1.2不等式的性质(2)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5.2.2平行线的判定(1)课件ppt
巴南区石龙初级中学2012年七年级下《统计调查》课件ppt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7.1.1三角形的边课件ppt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