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地图的知识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复习,我们知道利用方向和距离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位置,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
⊙知识梳理
1.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课件出示例题。
小明要从自己家去小红家,你能描述出他的行走路线吗?(如下图所示)
(2)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描述简单的路线?
(3)小组讨论,明确描述简单路线的步骤。
(4)汇报。
预设
生1:描述路线时要先看起点的位置,再确定方向,最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要走的实际距离。每走到一个位置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生2:描述路线时一般用这样的描述方法:先……,然后……,再……。
(5)请学生按照汇报的方法,描述小明从自己家到小红家的路线。
预设
生1:先在起点位置用方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确定小明家到图书馆的方向。
生2:然后利用量角器量出横坐标与路线之间夹角的度数。
生3: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生4:通过测量,我们得出各个位置到下一位置的距离和角度如下:
生5:根据测量和计算的结果,我们得出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路线是:小明先从家向东偏北30°方向走200 m到达图书馆,然后从图书馆向东偏南40°方向走150 m到达体育场,最后从体育场向正东方向走250 m到达小红家。
(6)教师总结。
描述行走路线要记住“三看”,即一看起点(找准观测点),二看方向(向哪个方向偏多少度),三看距离(行走了多远)。
(7)请你结合刚才的描述,说一说小明回家时行走的路线。(引导学生体验位置的相对性)
2.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1)课件出示例题。
小芳从家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30°方向走100 m到达公园。你能画出小芳行走的路线示意图吗?
(2)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画路线示意图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讨论并结合例题汇报。
预设
生1:要绘制小芳的行走路线图,首先要在绘图纸上确定小芳家的位置(观测点),然后用方向标的形式确定小芳行走的方向(正南),最后根据确定的比例尺绘制出行走的路线。
生2:刚才说的只是绘制从起点到第一站的路线图,还需要绘制从第一站到终点的路线图。这时要把第一站作为观测点,用方向标的形式借助量角器确定行走的方向(南偏西30°),最后根据比例尺绘制出行走的路线。
(4)学生根据绘制的步骤,小组合作绘制路线图。
(5)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路线图并总结。
绘制行走路线图,首先要确定起点(观测点),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绘图原则借助量角器确定行走的方向,最后根据比例尺确定图上距离。
3.小明家在汇丰一村,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你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简单描述小明上学的路线吗?
201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2015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第四单元
2015年初二年级上数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几何图形》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验卷(西师大版)
《几何图形》同步练习题: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精选
2015最新初二上册数学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鸡兔同笼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201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无理数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一元一次方程》
高一数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函数与方程
高一新生如何顺利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
初一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后同步检测:《一元一次方程》
绝对值与相反数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数学作业
新北师大版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立方根知识点总结: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随堂练习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角的种类
平均数同步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
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
2015-2016初一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5年)秋期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课后练习:整式的加减
2015-201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综合训练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