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7-02-16 收藏

关于情境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建议,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情境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据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形成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不断获取新知识,进而灵活运用所获取的知识。根据教学经验,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情境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以兴趣激发动机,来促进思维的运转和想象的进行,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形式有很多,可以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篇动听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语、一个游戏活动等。情境的创设应目的明确,与教材相结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把数学与童话故事情境联系了起来,学生本来就对有趣的小故事充满了兴趣,因而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活动中进行实践情境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创设实践情境。这不但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比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上课前,教师可以先让每位学生准备12个一样的小正方形,上课时先让学生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摆法,摆几排,每排摆几个?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最后得出可有三种摆法:摆一排,每排12个;拼两排,每排6个;摆3排,每排4个。用乘法表示分别是1×12=12;2×6=12;3×4=12。这样一来,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和学习的新知识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摆放方法的认识,并诱发学生自主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小数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这样的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过购物经历吧?

生:是。

师:昨天,小明从超市买了一支铅笔1元,一本漫画书8元。谁能帮他算算,小明需要付多少钱?

生:(略)

师:也就是说,小明买了一支铅笔1元,一本漫画书8元,用1+8=?

生:一共9元。

买东西的情境学生非常熟悉,且有亲身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买东西的情境,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促进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不断调整,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创设探究情境,启迪创新

脑科学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重要的思维形式,而发散思维则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是由人的右脑控制的。情境教学中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强调师生的情感交融。通过情境中鲜明的形象,积极而热烈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眼前形象与视觉记忆中的形象交替进行,有效地激活右脑,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策略,决不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对教材形象化的水准,同时十分注重由语言的逻辑、数学的逻辑引出的逻辑思维的学习活动。如此便形成大脑两半球的交替兴奋,协同互补,最终促进学生全脑功能的开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思维发展的过程,成为其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开发的过程。

在优化的情境中,学生的潜能易于开发,教师应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所进行的训练需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主张结合概念教学,训练思维的形象性、深刻性、批判性;结合计算教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结合应用题教学,探究

在条件或问题开放的情况下,如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

五、设置竞赛,寓游戏于学习中

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竞赛。小组竞赛和个人竞赛是竞赛常用的两种形式。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来进行合理地组织。虽然在小组竞赛中,教师不能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而个人竞赛有助于学生分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发现自身与学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的研究运用已经通过多所学校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得以验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掌握运用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生活价值得以了解,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和数学息息相关,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渴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