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环境教育等,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显示出了数学教师担任着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任务,这也集中体现了进行环境教育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保护环境需要教育的支持。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与兴衰,也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绿色伦理”观念,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近几年,我校注重把环境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护环境成了全校每个师生的共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渗透环境教育呢?现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以下几点:
一、挖掘教材,寻找环境教育内容
小学数学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在编排的过程中遵循了学生直观形象占主体的原则,设计了图文并茂的内容,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均附有插图,通过插图来呈现所要教学的内容。教师若能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环境教育因素,能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一年级小朋友从进学校第一天第一堂数学课,就要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在“准备课”第2页上就看到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1座大桥、2只蝴蝶、3幢楼房、4只彩球、5位小朋友、6朵白云、7棵松树、8个字(请您爱护花草树木)、9只小鸟、10朵鲜花……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第一册第10页和第17页的“校园一角”插图,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游泳池……是我们每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熊猫、羚羊、松鼠、企鹅、白鹭、猴子等动物的插图,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水平逐渐提高,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知识的程度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也有所拓展,更加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而教材中往往是以应用题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学生在解答相关应用题时潜移默化受到环境教育,从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逐渐升华。
二、留心统计数据,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数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据及数学关系,教材的呈现仍然是通过应用题中的数据,以及与环境有关的事件,建立起了数学关系。教师充分利用讲解应用题的机会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好的时机。教师应善于搜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如:环境与生活:
1、一个人平均每天呼吸14千克空气,是一天食物重量的10倍或饮水重量的4倍。
2、一公顷生长旺盛的草坪,每天可以吸收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0千克氧气。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2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一个人必须拥有一个教室大小的草坪,才能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
环境污染的危害:
1、1997年12月中旬,急剧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使沈阳4天内有2000多人急性中毒。
2、1支烟产生的烟雾需一个房间的空气来混合,人才不会受伤害。
教师利用以上提供的信息,结合数据及数学关系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知识教育与环境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知识教育中,效果十分明显。
三、不同的年龄段向学生进行不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逐渐加深,不同的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渗透时也应注意到这一点,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渗透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如:“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它的平均深度是4028米,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它的平均深度比太平洋少2718米。北冰洋平均深度多少米?”(第四册)。二年级的学生练习后,只须让学生知道海洋可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海产品,我们要爱护它。“黄海盐场每块盐田长100米,宽80米,500块这样的盐田占地多少公顷?”(第八册)这时针对中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海洋是全球气候的调节者,是动植物的故乡,是资源的宝库,它需要全人类以最大的爱心去关心它、保护它。“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有3.61亿平方千米,海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第十一册)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时可告诉他们: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我们要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矿产资源,但在开发海洋的同时,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改善海洋资源和环境。一个系列的问题,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时进行环境教育时缺呈现出了差异性,收到的效果却是相同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教师应抓住教育时机,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境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熏陶,逐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015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练习四第4题FLASH动画课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的近似数(例1)》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简单的平面图》PPT课件
老人教版第六册笔算乘法(例8)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与单位换算(例1)》课件
2015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练习五第5题FLASH动画课件
四年级下总复习《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课件
《小数的近似数(例2、例3)》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例8》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方向示意图》课件PPT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六册口算乘法课件
2015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练习四第5题FLASH动画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的性质例3、例4》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乘法运算定律例5、例6》课件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下总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课件
2015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练习八第8题FLASH动画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观察物体一》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的性质》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行走路线》PPT课件
2015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练习七第3题FLASH教学课件
2015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练习六第4题FLASH动画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乘法运算定律例7》PPT课件
四年级下总复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鸡兔同笼》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六册口算乘法例题一
人教版小学第六册口算乘法例题二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PPT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与单位换算(例2)》课件
201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观察物体例二》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