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2-16 收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创新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以下几点。

一、要让学生在质疑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吸引学生质疑。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串讲串问,总是用问题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与实践的空间。教师要学会将质疑引入课堂,积极更新观念,让质疑、询问成为学生的权利。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问:“生活中的事物有大有小,那么你觉得角有大有小吗?”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去发现,有的学生窃窃私语道:“角怎么算大,怎么算小呢?”教师在听见这个问题后,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数学课堂就为学生造就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天性,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们在质疑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

二、选准知识点,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一般是通过由教具的直观演示对圆形面积的割补转化,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时,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了利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初步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假设,一步一步地展开推理论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四个思考题:能否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如果圆的半径是r,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整理出圆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上述四个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创造性地获取新知识。

三、将数学和生活连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的理论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比如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是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题,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了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看,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例如,红红的奶奶每相隔40天去医院测量血压,华华的奶奶每相隔30天去同一所医院测量血压,两人于2014年1月1日同时去医院量血压,他们这一年中在医院再次相遇检查是在什么时候?这是一道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这道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做一些相应的引导,教导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这道问题,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形象具体,并且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倡导“再创造”的数学教学理念,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教学的创新,体现在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

基于这一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尽量给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索知识,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分组开展讨论,然

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2后,教师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用正方形折出1/2来,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学生不仅折出了1/2,甚至有学生折出了1/4。这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这种智慧火花的闪现,加以引导,使学生对1/2甚至对1/4都有了清楚的认识。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每个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素质,大胆的实践,就必定可以为学生的创新生物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为当今的素质教育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只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才能够乐于主动的去探求新的知识点,也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素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